笔趣阁>军事历史>三国奇公子>第八百八十四章
戈壁驰援朔方等并州北部,远比从并州进军容易多了!”

刘奇顿了顿说道,“行军作战,天时地利人和!到时候我大军虽然苦寒,可尚有关城避风,胡人幕天席地,若是有暴雪来袭,那就是胡人的末日,此为天时也!我大汉蒸蒸日上,上下一心抗击胡虏,胡人胆敢来犯,犯我强汉天威者,虽远必诛,此为人和也!有长城雄关坚城天险抗拒,阻敌于我大汉心腹之地之外,三千挡十万,此为地利也!

此番我大汉若是放弃河北三州要隘,无异于开门揖盗,到时候我大汉能有安宁之日?就算熬过百年,到时候我大汉想要收复河北三州之地,百年时间,足够人心尽失,到时候不知道要耗费我大汉多少功夫?又有多少忠臣义士,要抛头颅洒热血?”

“更何况!”刘奇一脸平静的看着史阿,“谁知身后事如何?若是子孙贤德,或许河北三州还有光复之日,若是子孙不肖,到时候别说河北三州,就连中原大好河山都要易主!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只要保我大汉安宁,纵然胡人死绝,又与我大汉何干?还是说,如同百年前一般,我大汉的男儿都死绝了?要用女子去媾和,换取可怜的数十年平安?”

史阿反倒是多了几分感慨,叹息道,“大势所趋,纵然天子不喜,如之奈何耳?大司马也在庙堂安居了数年,我大汉的情景,大司马也知晓,一个天子,能改变什么?若是天子真有心改变,当年桓灵二帝有雄心壮志,也不至于我大汉有前些年的祸患了!”

刘奇掷地有声的说道,“自从罢黜百家之后,我大汉的脊梁就开始被人打折了!且看看自从孝武皇帝之后,虽然有明君中兴,可仍然难挽我大汉江河日下的颓势,光武皇帝虽然雄才大略,可我大汉也不过是苟安了三代,尔后就是大权旁落了,人心可憎呐!

若是我大汉天子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决心,何愁我大汉败了之后不和亲、不纳粮!纵然一寸群山恶水,也是我大汉国土!与其注重颜面礼仪,反倒不如注重实际,若是等到一日,外邦异族见到我大汉农夫,都面露羡慕之色,我大汉幼童,见到外邦小族君主贵族,说话都能掷地有声,四方撮尔小国,人人羡艳成为我大汉子民,那我大汉才是真正的威加海内!

先前外邦小卒献上三瓜俩枣,我大汉予以厚赐,只为了颜面与几句奉承,就将我大汉百姓辛劳所得的税赋拱手赐人,甚至有不少外邦胡商,伪作使者,诈取我大汉赏赐,在有人眼中看似天经地义的仁义,在旁人眼中却沦为了笑柄!外邦小国庇托于我大汉,献上金银粮草是应有之意,如同百姓缴纳税赋一般,天经地义!反倒是我大汉赏赐,不赐,乃是我大汉之义,赐之,乃是我大汉之恩!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此方为天道!如同先前我大汉厚赐匈奴西羌,稍有苛刻这些异邦就起兵作乱,我大汉厚赐,与资敌卖国又有何益?

我大汉的钱粮税赋,都是我大汉百姓用双手勤勤恳恳赚取来的,为何为了一点颜面就大手大脚,与败家子又有何异?长此以往,我大汉迟早被败光!只要勤勤恳恳,本王就不信那些异族胡虏,还真能饿死不成?”

听到刘奇颇有感触的话语,史阿点了点头说道,“大司马慧眼如炬!士人重虚礼,为了那可怜的虚名,哪里会注意天下万民疾苦!名声由臣子得了,这黑锅却得由我大汉帝皇来背!若无当年先帝卖官鬻爵,我大汉哪里来的钱粮物资大败羌人?何来的钱粮物资平定黄巾之乱?”

刘奇开口说道,“此话不错!可阁下却少说了最重要的一点,我大汉沦落至此,罪魁祸首却在于世家豪族把持了地方,将税赋收归己用,我大汉国库之中有出无进,我大汉能有多少家底供着挥霍?若没有两位先帝卖官鬻爵,我大汉用什么充实国库?那些个大臣可真愿意放弃利益,让税赋进入我大汉国库之中?”

史阿木然的点头说道,“昔日恩师曾言,我大汉最大的危机在于道门与儒门那化胡的危险举动,可今日听到大司马所言,某才恍然明悟,细细想来,最大的灾祸确实在于世家!当年先帝夙夜难寐,为的确实是解决国库难题!”

刘奇抬手指着北方说道,“所以本王才对北方充满野望!现如今胡人动不动拿起刀剑劫掠我大汉边境,可本王要做的,就是将胡人调教的服服帖帖,让胡人为我大汉牧牛放羊!”

史阿开口摇了摇头说道,“大司马,你说服某家了!先前某家还只是觉得你是可堪与光武皇帝比肩的英才,现在才发觉,大司马你真乃是千年难见的英才!不知道大司马打算如何取并州?”

刘奇平静的说道,“都是我大汉百姓,能不动刀兵自然是最好的,若是能动刀兵,最好也不伤我我大汉根基!”

史阿挑了挑眉说道,“吕奉先可是我大汉第一勇将,如今不惑之年,正是巅峰之时,更何况吕奉先桀骜不驯,声名在外,大司马想要拿下吕奉先可不容易,更别说吕奉先的名声,威震塞外胡虏,换个人,恐怕震慑不住这些胡虏宵小!”

刘奇摇了摇头说道,“天下英才何其多也!单单本王帐下,若是说勇力,如今的执金吾黄忠黄汉升,虽然已经年近六十,却也不差吕奉先几分,更何况,某家麾下还有许褚、赵云、太史慈、甘宁等勇将,其勇烈俱不输吕奉先几分!更别说还有马孟起被本王压制了几年,此人放出去绝对是一头


状态提示:第八百八十四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