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贞观留学天团>第196章 黄福来访

新事物总是能够引起人们的兴趣,李世民也一样。如果抛开了他身上那层帝王的光环,他和普通人有着同样的特点。

这不,这会他就围着一个蜂窝煤炉和烟筒转个不停。垂拱殿理所当然的成为大唐第一个架起了蜂窝煤炉子的地方。

生铁打制的炉具,有着大小两个圈和炉盖,然后连接了长长的几节烟筒,可以把蜂窝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送到屋子外面。黄伯玉有幸亲自给李二皇帝生火,虽然他心里并不乐意,但是表面上他却不能说出来。

看着一簇簇火苗从木柴上燃起,等到木柴已经燃烧的很旺的时候,将一块蜂窝煤放到了木柴上面,然后盖上炉盖。片刻后,一阵燃烧的呼呼的声音从炉子里边响了起来。

李世民将两只手伸向了烟筒,“噢,这烟筒已经感觉到发烫了。好啊,这样就可以把暖气散发到整个殿内了。”

“是啊,最大的好处是再也不用怕被木炭的烟熏着眼睛了。”杜如晦颇有感慨。四个人里边,他是年纪最大的一个,其他三个人都是二三十岁,李世民甚至才28岁,可是杜如晦就已经40岁了,在这垂拱殿内,一到冬天日子就不好过了。放两个火盆虽然解决了寒冷的问题,但是烟熏火燎,的确让人难受。

房玄龄接口道,“也不用惧怕烟把人熏得中毒了。”

“还是伯玉这小子有办法,在别人眼里看来有毒的石炭,在他手里都变成了宝贝。看来还是要多走走,这眼界才能更加宽阔呀。”李世民道。

过了一阵,火渐渐的烧得旺起来了,黄伯玉揭开炉盖一看,蜂窝煤在熊熊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蜂窝煤的12个小孔里边,12簇淡蓝色的火焰在跳跃着。过了一会儿,看到炉子里边的那块蜂窝煤快要烧的差不多了,于是便又放了一块。

给王得用教会了如何照料蜂窝煤炉,黄伯玉就拉着秦怀玉和李德奖离开了。

黄伯玉走进家门的时候,虢国公府的老管家黄福正在深秋的风里瑟瑟发抖。有一段时间没见这个老人了,黄君汉已经回了夔州,他终究是没能拉下脸来和黄伯玉讲和,倒是让黄伯玉的担心放在肚子里。

黄福穿着几件单衣,在这个时代大多数人在秋天只能够穿单衣,最多将几件单衣重叠起来。有钱人多穿几件,没钱人少穿几件,有钱人穿绫罗绸缎,没钱的人穿麻布褐布。

到了冬天,有钱人除了锦袍之外,还可以穿皮袄,普通的老百姓只能在两件单衣之中间塞一些麦草。能不能取暖,黄伯玉不知道,他只知道这最多恐怕只是一些心理作用吧。

看着老人的样子,黄伯玉似乎也感觉到了一丝凉意。这该死的大唐,一件羊毛衫也穿不过来。

说到羊毛衫,黄伯玉觉得自己很有必要织两件毛衣。要不然,这个冬天要么自己就干脆别来,要么就准备冻死在大唐。

看着眼前这个在秋风里瑟瑟发抖的老人,他瞬间感觉到了一丝的歉意。不管怎么说,这个老人对自己还是相当不错的,可是自己来去匆匆,却忘记了对老人给予问候。

“福伯,您怎么来了。怎么不到炕上坐啊,炕上暖和。”

“不了,我就来看看少爷。有时间没见少爷了,所以想着没事就过来看看。”

“不苟,家里盘火炕时打的土坯还有吧?”

“少爷,还有几百块。”

“那行,拉过去吧,给福伯弄个火炕。都是我的错,居然把这事忘了,福伯你可以不要见怪啊。”

老人一听黄伯玉要给他弄火炕,顿时激动的手脚颤抖。火炕那是长安城里的国公老爷们住的,自己也就是国公府的一个管家,居然也能住上火炕,这怎么能不让他感激动呢?

当然,满长安的国公府里边没有火炕的没几家,而虢国公府有幸成为其中之一。

“少爷,这可使不得啊,老奴不过一介下人……”

“福伯客气了,那东西又不值什么钱,就是些土块做的。不苟,把我的被子,拿一条给福伯。”

“多谢少爷!少爷真的是出息了,把土块都能变成让人过冬的好东西。这么年轻就已经成了侯爷了,哎……”

老人的这一声叹息,包含了多少的无奈,黄伯玉也能够理解。这是一个对黄君汉非常忠心的人,可以说几乎是将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黄君汉。如今,黄伯玉在年轻一代当中显然已经遥遥领先了,如果不要被赶出家门,一门两国公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可惜,一切都是如果。

黄不苟的速度很快,一会儿就把一床被子拿了过来。黄福摸了摸那棉被,“少爷这被子和府里的锦被不一样啊。”

“福伯,这是棉被,要比那锦被暖和的多。明天把火炕弄好,有10天左右的时间,你就可以睡热炕了。再盖上这个棉被,这个冬天就不冷了。翼国公现在只要有时间就暖着热炕不下来了。”

黄福走了,带着一条棉被和满腔的感动。

黄伯玉看着黄福的背影,突然想起的确应该为这个冬天做点什么了。虽然有了火坑,有了棉被,有了蜂窝煤炉子,但是他总不能一天窝在屋里窝在炕上不出门吧?

大唐也有羊毛,羊毛主要是用来擀成毡,偶尔也有一部分制作成地毯,但愣是没有人想到用它来织成毛衣。这都是从草原上的突厥人那儿学来的。突厥人把羊毛擀成毡,然后用毡围成了房子,这就是常说的毡房。至于毛衣,他们没有想过,都是穿着皮袄。

<

状态提示:第196章 黄福来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