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摇滚教父>第343章 原来他已经是大明星了

“伙计们,演出太精彩了,你们真应该来现场看看。”

一个年轻的男孩正在给朋友打着电话,语气十分激动。

离开麦迪逊花园球馆已经两个多小时了,康格里夫-爱德华仍然沉浸在演出现场的气氛当中。

康格里夫-爱德华是罗杰三人的死忠粉丝,从两年前在佩内洛普摇滚音乐节上初次接触到这支乐队开始,就不可自拔地爱上了他们。

嗯,不是爱情的爱。

作为一名前线粉丝,康格里夫-爱德华的经济状况算不上好,但仍然精打细算地节约着每一笔钱,追逐着乐队的脚步,参与了乐队的每一场演出,甚至是每一次的公开活动。

这也导致了康格里夫-爱德华无法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只能靠打零工赚钱,收入微薄且十分不稳定,常常只能住最廉价的汽车旅馆。

有时为了省钱,甚至会连着啃上几个月的面包,只为买一张乐队演出的前排区vip门票。

像康格里夫-爱德华这样的粉丝,即使是在北美,也只是少数人,但在庞大的基数之下,绝对数量并不算太少。

粉丝之间也有一个个的小圈子,康格里夫-爱德华的朋友很多也都是类似的前线粉丝,人数不多,只有十几个人。

乐队好不容易宣布了巡演计划,这帮人当然是迫不及待地购买了整个巡演的套票组合。

但是因为911的缘故,有两个伙伴对安全性存在担忧,取消了观看演出的计划。

现在这种特殊时期,二手门票当然是很难脱手的,没买票的粉丝同样也担心安全方面的问题,卖的比买的多,又不支持退票,大部分人预购的门票只能烂在手里。

事实上,如果不是舍不得浪费购买门票的一千多美元,康格里夫-爱德华自己也未必会赶场来看演出。

尽管这样做的开销更大,单单只是交通方面的费用就是很大一笔开支,只会比购票花的钱更多。

不过在纽约的两场演出结束之后,康格里夫-爱德华那点担忧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这样精彩的演出,错过了才会后悔一辈子。

在康格里夫-爱德华不断的劝说之下,电话那头的同伴似乎有些心动,犹豫着问道:“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好?”

“当然,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们?”

康格里夫-爱德华继续劝说道:“你们没来纽约真的太可惜了,罗杰-克里斯蒂安对kongfen 宣战的时候,我都恨不得去报名入伍!”

康格里夫-爱德华当然不会说出来,在冷静下来之后,立刻就将这个念头丢到了一边。

对于超过百分之九十的人来说,爱国主义都只是一个口号,而不会付诸行动。

但不得不承认,在特定的场合下,这样的口号确实非常容易引起人们的热血和共鸣。

比如两场演出一模一样的开场曲,那首热血十足的《绝不屈服》。

“好吧,你说服我了。”

电话那头的同伴终于下定了决心,开口道:“下一场演出是加拿大的魁北克是吗?这个周六?我去看看能不能买到便宜点的机票或者火车票。”

“最好买周六的票,这样比较省钱。演出结束之后,我们在魁北克住一晚,然后直接去底特律。”

康格里夫-爱德华打开一个有些破旧的行李箱,翻出自己的笔记本,上边密密麻麻地写着一大堆文字,都是康格里夫-爱德华在巡演开始之前做的功课。

例如两座城市之间使用什么交通工具最省钱,住在什么地方又便宜,离演出场馆的距离又近等等。

那些相对有钱一些的粉丝不用考虑这些,但对康格里夫-爱德华这样的穷人来说,哪怕省下十美元,都够一整天的生活费了。

里夫-爱德华很快找到了自己记下的内容,对着电话说道:“卡尔-瓦伦丁帮我们联系了一个粉丝组织的成员,他在底特律有一栋空房子可以借给我们住。有六个房间,我们挤一挤,两个人住一间,再加上客厅的沙发,勉强可以挤下,至少能省下五天的住宿费用。”

两个人的话题很快转移到旅行的细节上,以及对接下来十几场演出的期待。

在绝大多数的“正常人”眼中,这样的粉丝行为很难理解。

不顾自己的生活也要去追逐偶像的脚步,绝对是追星追的脑子瓦特了。

但对于康格里夫-爱德华和他的朋友们来说,却是乐在其中,生活或许艰苦了些,但却不缺少乐趣和希望。

越是处于社会底层的群体,就越是容易满足,能够从任何小事中得到最本质的快乐。

…………

与康格里夫-爱德华和他的朋友们相比,另一个群体的粉丝,由于经济情况要好得多,所讨论的内容几乎都围绕在演出本身上。

哪怕是同一支乐队的粉丝,同样也分出了许多小团队。

通常而言,这些小团体之间泾渭分明,有一定的联系,但更多的时候还是互不打扰。

原因很简单,不同阶层的人很难融合到一起,哪怕有共同的爱好,大多数情况下也聊不到一块去。

比如当几个人在聊着咬牙买了张前排vip门票,接下来几个月要吃土的时候,突然有个富二代问一句“何不食肉糜?”,绝对会瞬间冷场。

上东区的一家高档夜店里,几个富人阶层出身的粉丝正在开着party。

“那首《绝不屈服》唱的太棒了!简直太tm燃!”

一个年轻人兴奋地手舞足蹈,似乎觉得不够过瘾,


状态提示:第343章 原来他已经是大明星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