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渡劫,帝国之殇>太子之见

“哈哈哈哈哈,我原以为太师大人和在下争辩是为了何人呢?没想到结果令在下实在是有些意想不到。太子殿下常年在朝中,不曾领兵打仗,又怎会对军队之中的事情了解呢?太师出此言,不是在跟在下开玩笑吧?”方智圭听完冯轸给出的人选后,不禁捧腹大笑,竟然也忘记了太子白正飏就在此处。

白晅也觉得好奇,便问冯轸:“冯爱卿,你推荐太子,也该有个理由吧?不过朕觉得,这军事方面,景王确实要比太子要略胜一筹。”

冯轸向白晅解释道:“回陛下,太子殿下虽然常年在朝中,也未曾领兵作战,可是太子殿下饱读诗书,深研兵法,在理论方面,不比景王殿下差。况且陛下说的是军事上的改革,并非完全是带兵打仗,方大人急于推荐景王殿下,臣觉得也是实有不妥。”

白晅道:“嗯,你说的不错。”遂转头问在旁的白正飏,“飏儿,冯太师极力推荐你策划这军事上的改革,你觉得能担此重任吗?”

白正飏恭敬道:“儿臣并非太师所言的那样,只是对于兵法和改革之事略懂一二罢了,根本与我大秦朝的战神我的四弟相提并论。但是,若是能为父皇分忧,为我大秦朝尽一份绵薄之力,只要父皇信任儿臣,儿臣定当竭尽全力,力求不负父皇之期望!”

冯轸笑道:“陛下,太子殿下谦逊有加,实为我大秦朝之一大幸事啊!”

“陛下,太子殿下也亲自说了,自己的兵家的能力的确是要比景王殿下略逊一筹,尽管有谦逊的成分,我想太子殿下也是很诚实的,不如就依臣之见,以景王殿下为这军事上改革的统领如何?”方智圭紧接着冯轸的话说。

“哈哈哈哈哈哈,方大学士啊方大学士,你虽然博古通今,聪慧过人,可是你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冯祜突然大笑着,狡黠的望着方智圭。

方智圭问道:“哦?是哪一点?还请冯大人指教,在下洗耳恭听!”方智圭不明所以,只得恭敬地向冯祜求教。

“瑞麟是想说如今这景王不在朝中,无法参与改革大业。”白晅接下话茬笑道。

“嗯,陛下说的没错。”冯祜点头回应,遂向方智圭道,“如今这景王殿下不是在朝中,而是在北方的前线抵御胡匈,即使他军事能力通天,那也无法参与本次改革,所以,方大人还是忘了这一点了。”

方智圭没有任何的惊诧,心平气和道:“冯大人此言差矣。景王殿下虽然现在不在朝中,无法现在参与。但是可以等着他战事结束之后再加入也不迟啊!”

冯轸又道方智圭:“方大人,这就错了。改革是当务之急,决不得马虎半点。按方大人所言,等待战事结束之后,才对军事进行改革。那请问:战事何时能够结束?若是战事久拖不决,那军队上的改革是否就要是过眼云烟了?若是这场仗打个三年五载的,又将如何处置?胡匈可是骑兵,没那么容易就让他们覆灭。”

“陛下,这……”方智圭欲请白晅决断。

“冯爱卿所言极是。”白晅截断了方智圭的话头儿,表示认同冯轸的观点,这无异于将方智虎的想法彻底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白晅继续解释道:“改革大业,刻不容缓。景王正在前线,无法抽身,朕也不能为了等他而将这改革之事搁置了。所以,就依冯爱卿之见,飏儿啊,你说说你的见解吧!”

白正飏严肃道:“父皇,对于此次军队军事的改革,儿臣的确只是一知半解,既然父皇要问,那儿臣也就献丑了。”遂白正飏进入正题,一本正经道,“关于这次军事上的改革呢,我有这些愚见,还请诸位多多品评。军事方面,不得不说,要进行军队改革。此时的军队制度呢,这些将领们都是由王公贵族或者是大臣子弟中选出来的出类拔萃之士,而武举中的人才都是任这些王公贵族子弟们的副将,虽然这么多年来没有出过什么大问题,这些人虽然是贵族子弟,但是打起仗来也确实是勇猛。但是长此以往的话,难保不会发生靠门第进军营的事情发生。所以我认为,应当改变这种制度,民间的勇士胜出也要根据能力委以重任。唯才是举,方能为大秦朝培养出成千上万的国之栋梁。还有,就是关于这地方上的将领问题。其实我在某种程度上牵扯了瑞麟主抓的事情上来了。听瑞麟告知,瑞麟方才向父皇谏言,以文职取代武职,从而收归兵权。这是一个好办法,不过,儿臣也有一计,那便是定期的更换地方上的军事统领,避免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培养亲信、亲兵。”

“太子殿下所言,句句真理啊!”冯轸为之拜服,连忙称赞。

“微臣也觉得太子殿下之言的确是字字珠玑!”一向沉默寡言的夜鹰卫统领尚岩竟然也极力推崇白正飏。

白晅思量了一番,点头道:“嗯,飏儿,没想到,你一向温文尔雅的,没想到却有如此的雄才伟略,朕没有看错你!朕本以为你还对整个大局拿捏的不甚通透,没想到,你早已经有了把握。朕是令朕刮目相看呐!朕自始至终觉得你就出类拔萃,没想到你的能力和考量已经超出了朕预想的范围,不错不错!”白晅连连称赞。

态度一向固执己见的方智圭也没有再有任何的反驳,因为他真的是无能为力了,从白正飏对于改革的谋划当中,他根本找不出任何的漏洞,又怎么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呢?这不是自讨没趣嘛。

尚岩奉承道:“陛下


状态提示:太子之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