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季汉长存>第一百四十一章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刘备闻言不由得长长的叹了口气,赵国真的太小了,国不过五县,民不过十数万,要想凭借这一国之力挡住黑山贼,无异于痴人说梦。

黑山号称拥众百万,虽然真实战力远远不到,但也必然强于赵国。

当初朱儁是依靠河内郡兵与豪强家兵击退了迫近京师的张燕,可河内郡有八十多万人口,是临近京城的富庶之地,其内更有司马氏、张氏、李氏等大世家,远非赵国世家可比。

南边那位聚众自保的陈王刘宠,也是因为陈国是人口一百多万的大国,才能拉起十余万人马,以赵国的人口,最多也就能养一万人左右。

“这时候,备忽然很希望能有一位刺史,即便是袁氏的人也无妨啊。”

没有刺史州牧,冀州各郡便是一盘散沙,而守,可城外的百姓必然逃不掉,那么恢复农业生产便是空谈了。

赵国的耕地本来就少,西侧近半数地盘是太行山脉,在这个时代很难开垦耕种,故而国中五县聚集在东侧,简直是大大方便了黑山贼的扫荡。

须知黑山贼之名便来自太行山脉末端的黑山,其也是依靠太行山脉的山谷纵横才能来去自如、不被剿灭,赵国这地方实在太危险了。

是以李澈也赞同道:“这也是朝廷知道赋大权于刺史,开州牧之任命是饮鸩止渴,还是不得不为的原因。这些巨寇大凶,若不纠集诸郡之力共同讨伐,如何能够剿灭?”

所以说汉末就是个死循环,国家烂了,四方必然揭竿而起。朝廷要镇压,不可能全都由中央出兵征讨,只能将权力向下放给地方郡县。

当叛军势力越发强大,单独的郡县无法剿灭时,那就要扩大行政区划,赋予刺史、州牧大权,如此又会引发地方势力膨胀割据。

而中央权威减少,国家也就更烂了,一直循环到朝廷灭亡才算结束。

刘备揉着眉头苦笑道:“本来还算不错的心情,让你这么一说,感觉这段时间都做了无用功。”

李澈闻言正色道:“如何是无用之功?剿灭赵氏,剿灭刘三刀,至少为赵国争取到了一年的喘息之机,张燕未来会不会报复还说不一定,若刘三刀仍在,赵国肯定逃不了洗劫。

且赵氏覆灭,邯郸氏与刘氏尽皆低头,至少赵国目前算是掌握在手里了,纵然百废待兴,也比之前要好得多吧?”

刘备伸手虚挡,苦笑道:“是备失言,如此说来如今的局势好像也不算太坏。”

李澈轻笑道:“往坏处说是为了让玄德公有所警惕,可不是让你在这里自怨自艾,开头的第一步已经走好了,接下来再怎么走可就自由多了。”

刘备闻言突然眼神闪烁了起来,一个箭步冲到李澈面前,低声道:“明远,你歪点子多,实话告诉备,是否还有法子能增加筹码?”

“还是瞒不过你。”李澈摇摇头,起身踱出屋门,眼神莫名的望着一个方向,刘备循着视线望过去,顿时一喜。

李澈淡然道:“他手上钱粮必然不少,若能有他支持,则大事可定,至于能不能说服他,就要看玄德公的本事了。”

刘备一咬牙,喃喃道:“或许可以……”

“最好不要!”李澈连忙打消了他的疯狂念头,“玄德公,断不可随意处置诸侯王!这些人遍布全国,一旦私自动了赵王,必然让天下诸侯王人人自危啊。”

未来成大事,诸侯王可以说是刘备的潜在支持者,若是让他们觉得这个同宗还不如外人手软,那就是自废武功资敌。

“是以玄德公只能以好言安抚,晓以大利,让赵王心甘情愿的支持。可以许诺他一些空话,例如上表言称赵王改过自新,痛改前非等等。

如今陈遂死了,他可以说是孤立无援,正担惊受怕着呢,一根救命稻草在他面前晃悠,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也好,备明日便去再见见这位‘王叔’,希望他能看清局势吧。黑山贼若是破了赵国,赵王一脉恐怕一个都别想活。”

刘备这话倒是不假,黑山贼终究还打着“义军”的旗号,赵氏这种乡绅投靠义军,还能得些利益。

刘赦这种最高统治阶级宗族的一员那是想投降都没有门路的,具体可以参考明末的朱姓诸侯王,以刘赦的体型,来一桌福禄宴或许也是可以的。

之后,两人又陷入了沉默,看着天边渐渐落下的夕阳,李澈悠悠道:“方才澈又一次提醒了大司马,我们能做的都做了。

身为赵国相与邯郸令,还是先尽量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吧,满朝公卿个个心怀鬼胎,倒是让你我两个芝麻小官操碎了心。”

刘备无奈的点点头:“明远所言有理,保下赵国才是当务之急,倒是备好高骛远了。”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玄德公有仁人之风,何谈好高骛远?”

刘备闻言眼睛一亮,随即促狭的问道:“这又是哪位大贤所言?”

李澈抽了抽嘴角,用了太多后世的话,杜牧、李白、陆游等等都被搬出来了,然而天下有一两个隐居大贤还说得过去,这大贤都扎堆了肯定没法取信于刘备。

如今刘备等人已经认定了这些话要么是李澈现编的,要么是便宜师父岑晊说的,鉴于数量太多,是李澈现场“即兴发挥”的可能性更高。

只是出于某种乐趣,他们也不戳破,但面上神情很明显写着大大的两个字“不信”。

这年月说实话没人信也是传统了,李澈也只能面无表情


状态提示:第一百四十一章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