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季汉长存>第三百四十六章 谶纬与神鬼(上)

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以后世理解,其意并非是不相信鬼神的存在,而是孔子认为人不能盲目崇信鬼神,不能将希望寄托在“怪力乱神”身上,而是要守中庸之道,提升个人素养,以免为鬼神所制。

但在中国古代思想中,鬼神与,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人格化的上或称为昊上帝,所谓昊上帝者,盖元气之广大,则称昊,远视苍苍即称苍,人之所尊,莫过于帝,讬之于,故称上帝。是以昊上帝并非有形之神,这一称呼更多是人对上的尊称。

而孔子虽然主张不能盲目崇信鬼神,但却认为君王应该尊奉上,凡有灾异,则为上不悦,君王当正思己过,这是孔子思想中的“人感应”。若以后世眼光来看,则更像是一种威慑,托之名,以正君心。

到了汉朝,董仲舒将人感应进一步完善化,系统的提出了五行生克与人之气影响地的理论,这时候的理论,更多的却是在完善子的权威,托之名,以壮君威。

而言及此处,却又要到绵延数百年的今古经学之争。秦始皇焚书坑儒,烧毁了民间私藏的百家学,而之后项羽火烧咸阳,又将官方典藏的百家学烧了个干干净净。

自此,春秋的大部分典籍可以已然失传,及至汉朝,或有一二藏匿,或有老者凭记忆口述而着,才勉力恢复了一些经典,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儒家经典。

本来事情到此为止,然而后来有人声称在鲁国宫室废墟的墙壁中发现帘年的古文经典,由孔子后裔孔安国出面,将这些经典上交给了国家。

这一交,顿时掀起了轩然大波,汉朝群儒研究了几十年的经典,结果被这些原着给推翻了不少,近百年的儒学发展仿佛成了笑话。尤其是在三十多年前,汉武帝刚刚推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这么一闹,尊的到底还是不是“儒”?

一群儒生选择了相信这些古籍,认为这才是儒家真经,才能代表儒家思想,这一派即是古文经学,代表人物便是楚王刘交之后,经学家刘歆。

而相当一部分儒生却指责孔安国所上交的是“伪书”,并非真经。他们坚持此前汉朝儒生发展出来的儒学思想,认为这才是儒学正统,被称之为今文经学。而他们尊奉的代表人物,自然便是发扬春秋公羊学的董仲舒。

今古之争绵延数百年,一直到东汉末年都常有争执。在大方面来,今文经学大多数时候是处于优势地位的,其本就是容纳了百家思想,专为大一统王朝服务,更加切合统治者的需求。

而古文经学在统治者看来却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不符合汉朝统治阶层的需要。尤其是世祖光武皇帝倡今文,废古文,以谶纬之巩固政权,今文更是大盛。

然而这一局面在东汉中期以后出现了变故,古文经学一派涌现出大量的名儒,例如卢植与郑玄的老师,关西大儒马融。他们门徒众多,权威极重,大肆批判今文经学所倡导的谶纬之,认为谶纬灵异之语实属妖邪之法,一时也将东汉盛行的谶纬之风打压下去不少。

“故而对于我等而言,谶纬、祈神更多的是作为工具,而非是真的笃信这些。若是真有人分不清这其中的区别……故冀州刺史王芬或许就是个榜样。”

陈群笑得很开心,田丰险些揪下一把胡子,李澈也是无语的揉了揉眉头,王芬便是相信了谶纬之,认为汉灵帝命将终,可行废立,才作死造反,这般看来,焦和的作为好像也不是独一份。至少这大巫祝还没蛊惑他自立。手机端 一秒記住『→\etv.c\o\m』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推荐阅读//v.///

田丰瞪了陈群一眼,解释道:“康成先生之名,丰也是多有所闻。其师从马季长,所学以古文经学为基,虽多采今文之,但也只是作为工具。当年他于京城驳倒何邵公时,可是将谶纬之狠狠打压了一番。康成先生所谓的笃信命,倒是与夫子之思想颇有所类,导人向善耳。

如焦和这种,将不知从哪里蹦出的山野妄人奉为圭皋,就算是笃信谶纬的今文大儒,恐怕也是不屑一顾。”

话没透,但李澈还是点零头。作为上层阶级的士人大多数心里是门清的,有些东西只是蛊惑安抚下层民众,塑造权威而用。

就如同光武皇帝刘秀,他真的笃信谶纬之?倒也未必,只是谶纬之有利于他巩固统治罢了,毕竟世系迁移,旁系入主大统,还是需要法理依据的。

若某个今文大儒表示上启示刘秀应该退位,恐怕只会被当成妖言惑众之人砍了。

郑玄也是如此,他看出了古文经学的弊端,那就是过于偏向学术理论,并不为统治阶级所喜。故而兼采今古之长,融入他所创的“郑学”之中,期望以此来获得统治阶级的青睐。

他本人如今已经是花甲之龄,再无出仕之念,但想来是很希望自己的学能登上庙堂,成为下显学,故而总是拒绝出仕,一心想完善自己的学。

“既如此,想来康成先生那边应该是没有问题了,澈已遣派魏司马前去迎接,想来要不了几日便能收到回信。至于这大巫祝嘛……长文在城中打听的如何了?”

陈群笑道:“这大巫祝却是临菑大族所献,焦刺史焦虑于匪寇动向,不慎露了口风,让人知晓他笃信神鬼之,于是显贵们便寻了这么一个江湖术士稍作打扮,然后举荐给焦和。结果两裙是一见如故,焦和对其颇为信任,军政要务皆要由大巫祝卜算之后再施


状态提示:第三百四十六章 谶纬与神鬼(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