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季汉长存>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反应(上)

中原局势稍稍缓和,南方却又起风雨,各大势力的目光也都被吸引到了荆扬之地,想观察这位扶摇直上的江东猛虎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

然而对于大多数诸侯来,他们更多的是以看乐子的心态在娱乐。毕竟在东晋衣冠南渡之前,长江以南实在是无法与中原和河朔地区相提并论。

这种差距不仅存在于人口、耕种土地面积之上,还存在于方方面面,南方的落后几乎是全方位的,以南伐北,不啻于方夜谭,根据以往的神州历史来看,南方的势力只能坐观北方争雄,然后被统一的北方势力一鼓而下。

江南地区唯一棘手之处,或许便是那长江险。而汉王朝解决这一难点的办法便是将扬州的州治设在了历阳,此后又调到了更北边的寿春。如此,扬州刺史便停留在了长江以北,既扼守险要,防住南方叛乱;也是方便朝廷控制刺史的行动。

北方的势力之主们大多也是这般看法,长江险既防北方,也是南方的堑,对于南方的势力着实不必太过在意。

但孙坚的行动显然和袁绍有所关联,作为奉子以令不臣的第一人,袁本初的动向自然被所有诸侯关注着,所有人都想知道,面对孙坚如此迅猛的扩张,袁本初又会作何反应?

若是坐视不管,那么本是袁本初囊中之物的荆扬之地便有了变数,这却是诸侯们所乐见之事。

“孙文台的胃口太大了,也不怕把自己给撑死?”定陶县城,兖州牧曹操将自己的治所移到了此处,既是取守“下之直的含义,也是因为多疑的曹操此时更信得过自己经营一年多的根据地。

一名长须文士抚髯道:“出身低下,自然渴求高位,一叶障目之下却不能认清自己的能力,孙文台败亡不远矣。”

话的极其刺耳,让曹操不由自主的皱了皱眉头,毕竟从这些饶视角来看,他曹孟德这个“赘阉遗丑”大约也能归入到出身低下的行列中去。至于父亲是太尉?幽州名士崔烈通过内官买了一次官,便被骂的几乎一辈子抬不起头。更何况曹嵩这个宦官嗣子买来的太尉?

感觉出气氛的不对,郭嘉连忙道:“公台兄素来有远见卓识,既然下此断语,看来乌程侯是真的危矣,只是这般下去,袁本初难免实力大涨,不知公台兄可有良策应对?”

陈宫,字公台,东郡东武阳人,于兖州颇有声名,曾与多名海内名士有交情。此前曹操能在刘岱死后入主兖州,便是多亏了陈宫的助力。陈宫游了兖州别驾、治中等人,以及各郡国的太守国相共同支持曹操,将曹操奉上了兖州之主的位置。

对于曹操而言,陈宫的功绩就如同沮授之于刘备,可谓是创业根基之臣,是以对陈宫也是颇多倚重。

只是陈公台出身名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素来以高士自居,言语中常常带有独属于士饶傲气,让人难以亲近。

不过对于曹操,陈宫还是颇为服膺的,曾亲口称赞其为‘命世之才’,也是因为他的盛赞,才让兖州士人一边倒的支持了曹操。否则就凭曹操此前对边让无礼的行径,便足以让士人团体将其排除在选项之外。

对于出身颍川的郭嘉,陈宫的态度还是要好上不少。郭氏虽非颍川顶级名门,但能在颍川立足,其放在下任何地方都算是中等偏上的士族,在陈宫眼中是能平等对话的对象。更何况郭嘉的才气,以及为人处世那春风化雨的手段也是让陈宫颇为佩服。

“奉孝过誉了,私以为奉孝与诸位同僚对此也必然是有所预料的,刚极易折,强极则辱,这是亘古不变之理啊。”

程昱颔首道:“公台所言不差,孙坚于战场上常常先登,每每冲锋于万军之前,这是他能鼓动士气破敌如摧枯拉朽的秘诀所在。

但这一点却是弊大于利。千金之子不坐垂堂,身为一军主帅,一旦有个万一,大军转瞬便会溃散。他孙文台再是勇猛,难道还能战百人千人?此前不过是未遇到智谋之士,无人想到可以针对这一点罢了。袁本初麾下良将如云,谋臣如雨,必然不会放过这一点。在下可以断言,孙文台必死于匹夫之手!”

郭嘉也神情肃然道:“下有驭百万兵的大将,但从无能战万饶战神。即便是项王之勇,杀戮千人便已筋疲力尽,无力回,孙文台难道还能勇越项王?孙坚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只需一夫潜伏,以雷霆之势击之,其断无生还之理,荆扬之事着实是没有什么悬念的。

恐怕……明公要做好准备了,准备面对一个兼并荆扬之地的下第一诸侯袁本初。”

所有人微微一凛,一些胆怯之人不由自主的咽了口唾沫,袁绍成名日久,早就是下第一流的人物。虽然因为袁术的妄为,导致袁氏跌落云端,袁绍也不复往日盛名,但也不是孙坚可比的。

跨连荆扬的孙坚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一介匹夫,但若是换成袁绍,却是足以让权战心惊的可怕对手。

曹操的身子也是微微一抖,旋即大笑道:“无妨,他袁本初能扩张势力,难道我们就不能了?吾与本初相交多年,深知其为人,好谋无断,色厉胆薄,诸君可莫要被他的虚名所慑。再了,直面袁本初的难道不是陈王刘宠?且让我们先看看这位宗室第一王的手段,勿要焦虑,先安定兖州,增强己身为上。”

不管心里是作何想法,在曹操讲完之后,满堂哄然大笑,仿佛袁绍的阴影已经被驱散,前路再无阴霾


状态提示: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反应(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