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南洋武帝>第二章 蛟龙出海

牛岭巡检司位于陵水县东北,治所是一个依山而建的小城寨。靠山临海,紧扼陵水至万州唯一的陆路通道,同时又可监察附近海面,在琼州府二十三个巡检司中占有重要地位,全盛时期拥有上千步弓手。

自永乐皇帝派出郑和巡视西洋后,四海承平,人数不断缩减,现在的规模已不大如前。

“侄孙!侄孙!”日头刚起,一道急促中带着掩饰不住的欣喜的声音在衙口响起,转瞬间便已穿过两重院落,直抵后院。

牛岭巡检司巡检唐德馨打着哈欠,布满皱纹的脸尽是愁闷。

看着眼前这个不过二十出头的文弱青年,颇有些无可奈何地拜道:“九爷爷,这个时候您应该在练功才对吧。”

幺房出长辈,这种情形在大族之中极是常见。

唐氏乃琼州与冯、韦、符三氏并足而立的四大家族之一,仅在琼州府的族人便有万余户。

家族产业庞大,又在琼州官场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七年前宗族嫡长孙唐舟升任监察御史后,地位更是高涨。

与之相比,唐氏在武林中的地位却是每况愈下。

家传武功“枊摇七荡”虽然被公认为仅次于冯氏“霸绝枪法”的海南五绝之一,但自三十年前上代家主去世之后,偌大一族中,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将其练到第五重。

此事令唐氏习武之人羞愧不已,不得已转而将精力放在经商与仕途上来,以图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不过毕竟是百年武林世家,族中有志之士无不希望能重新找回夕日在武林中的荣光。

这一愿望终于在三年前有了一丝曙光。

唐氏族中被戏称为“三代幺房”的唐承佑,在年仅十七岁时竟然达到了枊摇七荡的第五重,一时间举族振奋,当时欢庆的程度丝毫不亚于唐舟升任监察御史。

可惜宗族的大幸却是唐德馨的大不幸。

身为重振宗族的未来之星,唐承佑受到了严密的保护,担其重责者便是管辖着五百唐氏子弟兵的唐德馨。

为了让其潜心修习,唐氏在牛岭巡检司内专门筑一小院,供其居住。周围俱是巡检司的兵丁,可以说既安全,又完全隔绝了外界的干扰。

巡检司隶属于地方州县,但却并不是朝廷的正规兵力,其兵源均来自从当地农民中佥点的弓兵,不入军籍。

是以各地的巡检司,虽然接受朝廷命令,暗地里却与地方大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只是锦衣卫遍布天下,各族倒也不敢做出丝毫越界之行。

可惜唐承佑丝毫没有承担宗族期望的觉悟,虽然他天份极高,但兴趣却极为广泛,为人好动,绝不愿困于练武一途。仗着自己辈份极高,地位超然,一切随性而为,唐德馨根本拿他全无办法。

转眼三年过去,他丝毫没有进军第六重的迹象。这让负责看护他的唐德馨压力倍增,但又无可奈何。

“跟你商量个事儿!”唐承佑眨着眼睛,一脸兴奋。

这个熟悉的表情落在唐德馨眼里,顿时睡意全消,略有些警惕地问道:“我的爷,您又有什么新鲜事儿了?上次,上次次,还有……哎呀,您捅的窟窿已经够多了吧。您忘了三个月前族长对你的警告了?”

看着唐承佑那炯炯有神的双眼闪烁的光芒,唐德馨即熟悉又惧怕,头痛不已,更不惜抬出族内唯一对其有些约束力的族长来。

入住牛岭巡检司后,向来爱管闲事的他大半时间都在陵水与万州两地闲逛,不知怎么竟然迷上了断案。

这三年间,他的武艺没有丝毫进展,可陵水县的大小案件却被他翻出五六件错判、误判的案子来。

正盼着升迁的陵水县知县愤怒了。

陵水是个小县,民风淳朴,一年下来算上鸡毛蒜皮的小案也没多少件。

牛知县是个读死书的儒生,虽然口中整日挂着圣贤,但对断案却完全是个门外汉。

自古百姓怕官,再加上他为官还算廉洁,颇有些声誉。即使有断错的案,百姓只要能够忍受,也并不多与他计较,忍气吞声了事。

这一下子被唐承佑翻出这么多错误来,脸上哪里还挂得住。

唐德馨自然成了出气筒,经常被揪些小毛病叫去责骂几乎成了家常便饭。一次恼怒之下,甚至威胁着要状告唐氏以宗族势力干涉地方政务。

这可是个大罪名。

自唐亡于藩镇之后,不论宋元均对地方势力极为忌惮,有时不惜采用极端的手段。

比起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的温情,明朝开国洪武皇帝采用的却是屡兴大狱的血腥镇压。

开国元勋尚且不保,地方豪强更不用说了,一旦被视为威胁,便是整族灭亡的结局。

虽然朱元璋曾立下规矩,地方百姓有权将昏庸的官员逮至京师受审。但唐承佑翻的那些案子本就是些小的不能再小的事了,就算捅到上面,也顶多只是训斥两句罢了。

一听到这一威胁,连一直纵容唐承佑的唐氏族长,也不得不向一名九品知县低头,亲自登门致歉,然后对唐承佑掷下严厉警告,并令其禁足三个月,不得跨出小院半步。

而今天,三月之期已到,早闷得发慌的唐承佑哪里还呆得住。现在他正伸出三个指头在唐德馨眼前晃了晃,露出令后者心悸的灿烂笑容,道:“三个月,三个月啦!”

唐承佑虽然有些放纵任性,凡事凭心而为,但对于守寡十几年将他拉扯大的母亲却是极为孝顺。

自从他被视为唐


状态提示:第二章 蛟龙出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