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人们吃完西瓜聊农村供电的时候,孩子们坐不住,袁永平和初一两个人去了他们的房间,研究起来古诗词。

老爷子过年的时候,安排初云敏下次在去偃县县城,去书店看看有没有专门的唐诗书籍,给初一买回来,系统的把唐诗给初一在背一遍,以前初一都是背的老爷子自己给初一从各种书上抄下来的,好多都没有收录进去,所以很不全面。

后来初云敏在偃县书店里发现了一本唐诗三百首,看来很满足老爷子的要求,就买了下来。老爷子自己看过后,就给了初一,初一平时也很喜欢这本书,这次袁永平来家里玩,他就把这本书给拿了出来。

真是应了那句话,啥人找啥人,孩子们也是,他们有共同爱好,能到一块去了。你要是叫袁永安陪初一看书,估计想都不要想。这不,袁永安和初二两个人,去了练功房,袁永安其实也是一直好奇,初二都是学的啥啊,每都练习武术。初二就像个教练似的,给袁永平安一板一眼的讲解起来,袁永安跟着初二也学了起来。

初世民和初世密感觉有点累,就在大堂的凉席上打算午睡一会,过段时间,不是那么热了,就可以继续垒花园了。

李巧云和唐继尧看两个人在大堂上休息,就没有打搅他们,出了门,从房间里拿着两个大蒲扇,坐在大门的过道里,这边通风。

“我们这里啥时候能每24时都供上电就好了,我们也不用这么热了。到时候风扇吹着多舒服。”

“估计也用不了多久了,现在国家正大力发展电力那。”

“不管这些了,我到是想个事,一会他们还要干活,还有几个孩子们,到现在都没有搞到饭吃,全靠吃的西瓜撑着,估计要不了多大会就又要叫饿了,要不我们两个现在做点凉面吃吧,我们做好,估计初世民和初世密两个人也休息好了,起来就吃饭,吃完饭,气也不是那么热了,就接着垒他们的花园。”

“恩,那好,我们就给他们做凉面吃吧。”

其实凉面,在鲁西南这一片,一直就是大家最喜欢吃的。炎热的夏,对于下厨的人本身就是一种考验,现在家里都有煤气,电磁炉。可是在当时的农村大多数都是烧大灶,做饭的时候,热的程度可想而知,并且就算做好饭,气温这么高,也没有多少人能吃的下去。另外凉面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做凉面比较简单,也比较容易。味道可以随自己的口味任意调配,就是即使一家人在一个锅里吃饭,自己的凉面可以自己做主,想吃辣,自己放点辣酱,想吃酸,可以多加点醋,很容易就解决了众口难调的问题。

李巧云生火,在大灶上加了整整半锅水,毕竟一下子这么多人吃面,水放少聊话,面条容易粘在一起,那样的话,面条做出来就很难吃。

“大嫂,我来擀面条吧,我今也给大家展示一下我的手艺,你们也都有口福了,在家里,初世密都不经常吃的到我自己擀的面条,我们平时忙,基本上都是去外面买机器做的面条,一次买回来好多,图个方便,但是口感差的太多了。”

“这么热的,别自己弄了,我们家里也是买的现成的机器做的面条,一会直接下进去就行了。”

李巧云怕气太热,不让唐继尧自己做,唐继尧笑了笑,

“没有事的,难得有这么个机会,给我表现一下呗。”

李巧云看自己拗不过唐继尧,也就不在坚持,愿意搞就搞吧,李巧云拿出来面粉,放在唐继尧的面前。唐继尧取出面粉,放在一个专门和面的大盆里,加入生鸡蛋,配上一定比例的水,开始在盆里揉起年面来。

“妹子,要不要在里面在加上点盐啊,加盐的话,可以适当提升点面条的韧劲。”

“放,肯定要放一点,我一般都是在和好面,醒面的时候在放一点盐。”

唐继尧把面和好,放在桌子上开始醒面,然后就坐在李巧云面前,看着大嫂烧水,由于面醒过来要一段时间,李巧云也就没有烧的很快。

“妹子,你要不先去把擀面杖给洗一下,然后在压水井里压出来点冷井水,一会面好了,好拔一下。”

唐继尧很快就把这些准备工作都做好,然后自己就开始擀起面条来。

李巧云一边烧着大灶,一边过来调配凉拌面的调料,妯娌两个人配合的衣无缝。真的很难得,家庭的和睦,有很多的时候就是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上,虽然不那么的轰轰烈烈,但是总叫人感到贴心。

面条弄好,下锅,然后煮熟,放在水里在冰一下,取出沥干。

果然没等做好,几个伙子就开始叫起来了,

“妈妈,我又饿了,有啥好吃的啊,我看你们在做饭了,啥时候能做好啊。反正我是不吃西瓜了,不管用,没多大会就又饿了。”

“别着急,马上就好,我们给你们做的凉面条。”

大半过去了,不要孩子,就是大人也感觉到饿了。

“去吧,把你爸爸,还有二叔,一起喊过来,我们开始吃凉面了。”

袁永平准备把方桌子给拖出来,大家好坐在一起吃,

“永平啊,别拉桌子了,拉过来,我们这么多人也坐不下,一会一人一个大碗,盛好端出去,自己找地方吃,这么热的,就挤在一起,吃着也不舒服。在院子里,有阴凉的地方还通风。多好啊!”

初世民和初世密此刻也是感觉到饿了,洗洗脸,和大家一起吃起凉面来。唐继尧考虑到大


状态提示:吃凉面--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