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夫自从停下来不拉砖以后,大姐也没清闲了几,每忙着地里的农活。他们村靠着一条大河,“大堤河”。其实这个河名字不叫大堤河,只是大家平时习惯了管这边叫大堤口,所以多少年来就把他的真名字给忘记了,大家都管这河叫大堤河!

大堤河基本上每年都会有一次汛期,那个时候上大水上的也确实挺猛的,所以在大堤河两边的土地也经常遭殃,就算种了庄稼也不一定能收到庄稼。

一场大水,如果这个大水足够大,所有的大堤河附近的田地都会遭殃,并且每年都会有不定期的汛期。

大水过后,土地的土质也变得很差,大多数就变成了盐碱地,想要把他在变成正常的土地,要几年的时间。所以每年的汛期,水上的大对他们的影响很大。

多年的汛期,大堤河两岸的老百姓慢慢的也掌握了一定的规律,并且也积累了一些对付大水的一些方法。

比如在河的两边挖两条副河,这两条副河分别将河水引向每个村庄的沟沟洼洼,特别是大堤河附近的村,他们之间的沟都是连在一起的。

一旦大水来了,就把水分流到各个村里,用来缓解水的压力。这些好多都是当地政府自己的应急措施,特别是两条副河,挖的很宽。

由于这边是黄泛区,当地的政府就把这些有可能受到影响的土地,全部规划出来,在这些规划的范围之内是不需要缴纳公粮的。

当然这些土地也没有人愿意去种庄稼,有可能你辛辛苦苦种的一季庄稼,一场大水就全变成了空,所以在大堤河附近每年都会空下来很多土地。

如果你要是愿意忙,或者赌一下,你就可以去耕种,收获多少都是属于自己个饶。

大姐夫一家对发大水可以是记忆犹新,他们家为啥以前这么穷,就是因为有一年发大水。那一次也可以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

那时候大姐夫人还,也就十几岁,他也算是那次大水劫后余生之人。当时他们家养了很多只羊,他就负责在大堤河里放羊,没上水的时候,河里基本没多少水,大部分都是草地。平时很多人家就喜欢在河里放羊。

那个时候,大姐夫家基本上所有的财产都在家里养的羊上,兄弟几个就轮流负责放羊。

那大姐夫像往常一样把羊赶到河里,然后和同村的几个伙伴在河边的树下面去玩,那些伙伴也是在河里放羊的。

就在半下午的时候,突然上大水了,根据大姐夫回忆,那个水来的时候有几米高,并且水的速度也相当的快。一起放羊的伙伴有一个看水来了,想把自己家的羊给赶上来,就回头去了河里,还没等到河中间,大水就赶到了,直接就给水卷走了。

也就是大姐夫当时比较理智,一看见水,二话不,没命的就向两边跑,中间要经过副河,当时副河还没有挖的太宽,也就几十米宽。

从河边树底下,到穿过旁边的副河也就短短几分钟的时间,水就到了。就这样,大姐夫捡回来了一条命,但是他们全家的心血,养的羊全部给大水给卷走了。根据后来大概的统计,那次大水,给水卷走的人不下上百人,其中牲畜不计其数。

大水过后,整个大堤河附近的土地又连续三年种不成庄稼,好多人家都没有办法生活下去,有亲戚的投奔亲戚,没有亲戚的就去外地谋生。直到后来很多年以后,这些人才都回来。

经过那次大水之后,各个村上的领导就开始反思,并发动群众一起想办法。加宽了副河,修建了水库,村村之间的沟沟洼洼都在汛期保持畅通!

这些年过去了,在也没有发过这么大的水,在大堤河附近的村民,有好多就开始尝试着,在副河里面,以及周围政府规划的范围种一些庄稼,每年只要你勤劳,不懒,多少是有收成的。

所以大姐这个两年,自己多种了十几亩地。由于都是沙地,基本上都是以种红薯,花生为主。

红薯收回来以后,基本上都是把他储藏起来。在收红薯的时候,难免会遇到很多被铁锹碰赡,这种红薯是没有办法储藏,就把这些从中间挑出来,用刀片把他们都削成片,一片一片的晒干,我们管它叫红薯干!到了冬没得吃就拿出来当干粮!

也许是他们这代人都经历过那段艰苦的岁月。虽然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但是那段往事他们刻骨铭心。 )


状态提示:大堤河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