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网络游戏>大汉龙骑>第三百五十六章 心猿意马
人从矿山防御聊着聊着就说道了边防,从光武帝刘秀以柔道治天下、退功臣而进文吏,一改先汉的文武并重为尚文轻武又说到了内徙边民。

可以说这就是光武帝的柔术政策在捣鬼,要知道两汉无论是在“政”还是在“治”,西汉始终处于不断的探索和变革之中,汉初的黄老政治,到汉武帝的儒表法里,到汉元帝的重用儒学,朝野都在探索着治国的思想和道路,体现在民族政策上则是文武之道,张弛有节。

就是王莽打着奉天法古的旗号以新代汉,从思想层面上说,也是一个探索摆脱社会危机的自觉选择,尽管这个选择是不成功的,但是人们还在选择着,可以看作西汉开放政治的延续。而东汉之“政”与“治”始终沿着刘秀的既定方向滑行,保守、柔术成为东汉政治的特点。军事是政治的继续,有什么样的政治就有什么样的军事。

所以前汉是不断地向外扩张、移民实边,东汉则是不断地内徙边民。可以说,在西汉时代,少数民族的社会变迁是以游牧民族的逐步汉化为特征的话,东汉时代,则开了边郡汉族居民“胡化”的先河。

套用传统的夷、夏观念概括两汉民族政策的区别:在西汉中央政府是尽力地以夏变夷,在东汉中央政府则是任由以夷变夏。

当然内徙边民的举措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确实有其客观原因。刘秀立国伊始,经济凋敝,在籍人口不过西汉时期的百分之三十,城邑丘墟,哀鸿遍地,锋镝余生之民,急需休养生息。刘秀弃西域、迁边民,其边防方针是实事求是的,对东汉初年的经济恢复和社会稳定确实有着重大的积极作用。

但搁在当今,却是弊政,尤其是和帝以后,东汉政局急转直下,外戚宦官交替掌权,官僚士大夫也忙于内部的争权夺利,政治一天暗于一天,边郡长吏奴役少数民族,民族矛盾的持续激化,虽然因为力量悬殊和其他矛盾冲突的结果,大规模的军事冲突最终以少数民族的失败而结束,但东汉边郡的形势是一天比一天严峻,特别是安帝以后,羌乱不断,朝廷平息困难,再次要放弃凉州,怎能不让人唏嘘。

酒席结束,刘澜送刘茵归家,酒桌前一席慷慨陈词的刘澜别提多迷人了,刘茵泛起了花痴,在到家门口前,被他掺着下马时却是一个踉跄软到在他的怀中,胳膊勾着他的脖颈,已有规模的胸脯挤压着胸膛,刘澜一阵的热火上涌,急忙揽住她的腰肢时,却发现她嘴角笑眯眯露出了两个可爱的小酒窝,低声喃喃说:“为何要拒绝爹爹的婚约。”

刘澜如遭雷击,再看时,才发现小丫头睡着了。

只是从他这个角度,却正好可以看到那露出的雪白粉颈和深深的乳沟,看的刘澜那可真是一个心猿意马。


状态提示:第三百五十六章 心猿意马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