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重回2003>【191】不要脸

沈墨和王珂二选一,放弃一个,这毫无疑问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抉择。

然而实事求是地说,房长安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为难太久,以至于当他找到答案的时候,一度怀疑这是不是自己内心中最真实的想法。

不过随着军训慢慢接近尾声,在每天流汗中不断地思考与衡量,房长安发现自己心里面的那个答案还是越来越清晰起来。

“如果非要让我放弃一个。”

“我选择不要脸。”

这个答案让他一度感到非常难堪,并且随之陷入到了自我怀疑之中:难道我的道德观念居然如此薄弱,道德水平居然如此低下,如此不要脸吗?

作为一个初中三年反复读过《鲁迅》《毛选》,有着成熟思想阅历的人,房长安毫无疑问很清楚思想的重要性,他并未忽视自己这次莫名其妙的思想斗争,而是借此进行了一次深度的自我剖析。

结果让他更加难堪。

因为他发现这次所谓的纠结、斗争,某种意义上,其实就是他给自己找借口的过程。

换句话来说,早在他去纠结这个问题之前,他其实早就有了“不要脸”的这个选择,纠结一遍,只不过是为了走一遍流程,说服自己,顺便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不必有道德负担的借口。

结果很成功:他压根就没有那么高的道德水准。

这自然并不意味着他可以理直气壮地去做什么,只不过思想上的负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毕竟脸都不要了,并且还对自己承认了这一点,想背多重的思想负担也并不容易。

想明白这些,并且接受了事实之后,房长安有一种豁然开朗,随即意识到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当他选择自私之后,这件事情的选择权其实就不在他身上了。

因为他想得再好,人家不答应,都只能说是一厢情愿而已。

在这方面他毫无疑问比绝大多数“同龄人”都更清醒和现实,哪怕是王珂曾经有过“到时候我一定会答应的”承诺,其实也只能代表她的十五岁,三年之后会怎样谁能保证?

所谓青梅不敌天降,一定不能放松警惕!

眼下的当务之急,是怎么才能在不同班的情况下,让她俩不必担心会引起流言,又可以名正言顺地多多来往。

当然,进入高中后老同学时常往来并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市一中的风气也不至于如此保守,但还得要警惕吵架、闹别扭的时候,如果没有一个名正言顺的接触机会,到时候谁不搭理自己了,想解释都难找机会。

作为国家重点高中,市一中毫无疑问并不缺少一些学生组织,一些活动也并不少,除了市里面组织的学生赛事之外,学校还会自己开展的活动就有运动会、足球赛、篮球赛、英语演讲比赛、迎新联欢会、元旦联欢会,这些毫无疑问都需要学生组织,通常也就是学生会来协助办理。

不过作为一个过来人,房长安很清楚这种学生社团有多操蛋,而且通常而言,越正规越操蛋,他前世高中压根不知道有学生会,大学倒是进了学生会,目的也很明确,就是方便认识妹子,就这都被烦的不行。

这种学生组织,包括社团活动,自然有其正面的积极意义,哪怕是一些操蛋的事情,也能让人尽早地认识到这个社会的现状,不过在高中而言,毫无疑问所有事情都要给高考让步。

这些学生社团、活动,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或许不甚明显,或者说只能锦上添花,但到了添堵的时候,或者有什么事情处理不好,是真的会直接影响学习。

尤其是在这个年龄段,哪怕一丁点的人际关系纠葛,都可能会导致好半天没办法静下来去学习。

因此房长安直接把最可能操蛋的学生会给排除掉了,他毕竟不能时时刻刻地跟着沈墨和王珂,俩人也未必什么事情都会事无巨细地跟他说,而一旦进入,有些事情他想帮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某某活动,某某老师布置了任务,她俩总不好不去。

有这时间陪陪长安哥哥不好吗?

既然如此,不如自己弄一个方面交流的身份。

房长安斟酌之后,瞄准了学校广播室,一来可以借此名义光明正大地去找沈墨和王珂约稿,二来广播站的职务明确,人员不多,也没太多利益纠纷,可以少很多狗屁倒灶的无聊事。

不过有一个不太平衡的地方,是王珂的文笔并不算很好,满分作文有很大的取巧成分,到时候可能会出现她的稿子被打回,三人一块说事情,他与沈墨说个不停,王珂被晾一边的情况。

这显然有违一碗水端平的原则。

所以要不王珂跟自己一块去面试?或者三人都去?她俩嗓音都很好停,长得又好看,应该可以选上。

所有学生都在操场军训,每个班级一个方阵,也是按照班级顺序划分过来的,十一班跟二十三班离的颇远,因此哪怕是站军姿的时候想要找一个心灵支撑都很困难。

房长安每次站军姿的时候都很郁闷,也不知道是哪个混蛋分的班,把自己跟她俩分得这么远。

他自己倒是无所谓,主要是心疼沈墨和王珂,她俩想自己的时候,想往这边瞅瞅,结果一个又一个方阵,看不到长安哥哥的身影,会有多难过?

正所谓“绿荫场上列军阵,中间多少女儿心?沈墨望长安,隔了十几班。王珂也想念,咋都看不见。一中哪都好,分班太无脑!”

好容易熬到了军训解散,房长安边在


状态提示:【191】不要脸--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