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医治大唐>第七十二章 皇帝老子的手段

武卓着急回家报信儿,孙老太监却根本不打算放过他,问了下那个手摇离心机用的怎么样。

得知虽然好用,但放了太久内部齿轮生锈氧化运作不太流畅后,拉着武卓直奔大库。

要逐样检查其它拣选出来的设备,一旦有不合用的,好赶紧使工匠修复或是新造。

这是正事儿武卓不敢耽搁,只能被孙老太监拽着乘车去了含嘉仓城。

含嘉仓城是洛阳的粮仓,但东北侧挨着徽安门的位置,有一片区域被划出来,专门存放当年科学大兴时的产物。

当年随着新学一派被打压,官员被罢学者被查,大量被定义为奇技淫巧的物件设备被查抄罚没。

这些东西最初时根本没有得到重视,大件儿的被直接封存在查抄地,小件儿的则被胡乱堆进工部或户部的库房。

后来事件逐步发酵扩张,民间很多成气候的大商大厂被牵扯其中。

彼时海贸兴盛,市场对物资的需求极大。民间资本退去,宗亲勋贵趁机饕餮吞噬。

工厂、资产到手,肯定要好好的经营牟利。逐渐的,不论是宗亲还是勋贵都意识到,之前的那些研究是多么的重要。

然而已经晚了,大量人才流失,上面还有圣旨压着,想重启以前的那些研究项目,无疑是痴人说梦。

但难归难,钱财的诱惑就摆着那里。

于是没过多久,有钱有能量的大家,开始暗自网箩人才,又从各处封存点弄出设备仪器,暗中小规模的搞起了对自家买卖有帮助的项目。

比如印染、铸件儿、玻璃,或是改进升级生产设备。

另一些没那么大能量的,同样把目光投向了各封存点和库房,偷偷搞出一些当年已经完成,但没来得及流入市面的成品设备。

甚至偷出一些半途而止的项目,几家联合起来偷偷继续推进。

开始时这些事还是小打小闹,但随着有人家见了效利,利益的趋势下很快便形成了风潮。

以至于皇室资产的掌柜都上陈条给高皇后,要组建相关产业技术和设备的研究部门。

高皇后性子弱,万事都以皇帝为主。收到了下面的陈条,觉得确实有必要,便拿去和李昂商量。

结果李昂看过陈条后勃然大怒,心说:“老子取缔新学这才几天,这就成燎原反扑之势了?”

当即喊来递陈条的掌柜,打算问问他到底是受了何人的指使。哪知一问才知道,感情宗亲勋贵们早就开始四下网箩新学余孽,暗自将那些奇技淫巧的东西又折腾了起来。

大怒之下马上使人暗查,坐实了大量证据后猛然发动,共申饬、罚金三十七人,降爵、夺爵近百人,从众被下狱流放的更是不知几何。

这一番整治下来,固然将新学悄然抬头之势压下,但也得罪了宗亲和勋贵们。

俗话说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这些宗亲勋贵不敢公然抵抗皇命,但背地里不满,甚至搞些小动作却是不可避免的。

比如永醇四年的那次谋反案,俩饭桶王爷决定起势前四下蹿联,很多有见地的宗亲勋贵,不用细推演便知肯定不能成事。

按说既然没有选代王和鲁王,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向皇帝报信儿,从而获取利益。

然而,这些人却极为默契的谁都没有开口,完全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

为什么这么做?

就是宁可不捞这次的好处,也得让李昂好好麻烦一阵,风疾发作病上个一年半载才解气。

而后事情的发展,果然如所有人预料的那般。代王和鲁王两个蠢货虽然搞出的声势挺大,但只折腾了一个多月就彻底败了。

事后清算时,通过收集上来的供述,李昂知道了两个蠢货王爷动手前,居然联络过那么多人。

可气的是,虽然大多数人都没参与,但居然无人向他检举揭发。

暴怒之下自然是下旨责问。

哪知真正让他生气的才刚刚开始,被责问的宗亲勋贵们,有的理直气壮的说:“二王谋反犹如儿戏一般,明眼人都能看出根本不可能成事,所以根本就没当回事儿。”

还有的更气人,居然回道:“根本没想到二王真的会谋反,说客上门还以为是骗子。”

更有甚者,直截了当的回答:“以为二王是得了陛下的授意,来试探臣下的忠心。窥破次间心中惶恐,为了不破坏陛下的大计,便装聋作哑全做不知。”

看着林林种种把自己当傻子的答辩,李昂气的血压蹭蹭直窜,险些飚到了明堂殿顶。

怒火中烧之下差点下旨把这些人全都给咔嚓了,然而旨意在口,最终却没有说出来。

因为不能再杀了,登机前先皇帝曾杀了一大批,开耀三年又杀了一批。此次二王谋反,就不用说了。

继续杀下去,真就把他给杀成孤家寡人了。

皇帝之所有是皇帝,不是他本人有多大能耐。要有大批共同得益者支撑维护,才能坐稳皇位。

真要把宗亲勋贵都给杀光了,再提拔一批人上来,那些人会比眼下这些更好用吗?

前辈死的死贬的贬,继任者还会信任他这个皇帝吗?

经过几年的磨练,李昂政治敏感度和初登基时早就不可同日而语。

他意识到,自己恐怕真的犯了众怒。

强硬的应对,虽然可以出一时之气,但长远看来,受损的最终还是他自己。

所以,尽管心里万般不愿,还是捏着鼻子认下了这些荒唐的自辩。

当然,皇帝


状态提示:第七十二章 皇帝老子的手段--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