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医治大唐>第七十七章 正事不急先打掉气焰再说

武卓走近,围拢的人群呼啦啦的给他让开了一条通道。露出街门外路边穿着脏兮兮的酱红配土黄,姑且叫做袈裟的七个喇嘛。

七个喇嘛年龄差异很大,中间的两个一个瞅着五十多,头发茬儿花白。另一个有六七十岁,背影看稍微有些佝偻。

余下五个大概都在三十到四十岁左右,身材高壮皮肤黝黑。

七个人在武卓家门前列成一拍,与门口的荷姑娘和阿茶对峙。

武卓一露面,首先吸引了荷和阿茶的视线,七个喇嘛注意到了她们的目光,几乎同时回头看向武卓。

“你是武清风?”花白头发的喇嘛眼神语气生硬,虽然没有恶声厉气,但显然不太友好。

其它几个喇嘛,年老的半眯着眼睛神情淡漠,余下几个则面无表情的盯着武卓,大有一言不合就围上来的意思。

“本官太医院医正武清风,尔等何人?”武卓挺着腰板微仰着下巴气势十足。

走过来的时候他就已经想好了,开场先把官职摆出来。还就不信了,一帮喇嘛敢在大唐的京城,当街对大唐的官员无理。

果然,报出太医院医正的官身,一帮喇嘛的气势瞬间一挫,连老喇嘛耷拉着的眼皮都稍稍抬了一下。

但异样只有那么一瞬,随即老喇嘛的眼皮再次垂下,花白头发的喇嘛重起气势,盯着武卓说:“我问你,是……”

对方横武卓更横,截住对方的话扬声发问:“本官问…尔等何人,为何堵住我家大门?当大唐没有王法吗!”

“好!”

人群里不知哪个坏小子叫了一声好,随后大片叫好拍巴掌声响起。骤起的声浪震的几个喇嘛面色惊异,有两个年轻些的甚至无意识的后退了半步。

喇嘛这种东西在大唐内地算是很特殊的存在,基本没什么信众,却硬挺着坚持传教。

如果换个其它的外来宗教,佛道两家早就默契的给排挤走了,可偏偏朝廷明里暗里的支持喇嘛,让两教无可奈何。

朝廷对喇嘛态度暧昧,其实是有原因的。

当年大唐虽然兵甲精良又有大炮辅助,在与吐蕃的战争中屡屡取得压倒式的大胜。

但是,那都是在吐蕃人主动出击的情况下,打的防守反击。

想攻过去,就要面临内陆人几乎无法抵抗的高海拔症。几次发起征讨,都是前期势如破竹,随着海拔越来越高,兵卒的战力也越来越弱。

再加上艰难的后勤补给、复杂的地域、多变的天气,以及吐蕃各部族化整为零的不断骚扰,每每都是离着逻些匹播城还大老远呢,便无以为继。

最惨烈的一次,初雪整整提前了一个月,老辣的松赞干布趁机集合部众衔尾而击。

唐将薛仁贵中毒烟昏迷不醒,其子薛丁山身中两矢,重伤之下强撑着挥军疾撤。

最终,十二万大军只撤回了不足四万。

那一战后,吐蕃利用缴获的唐军战甲物资兵出西南,碾象雄压尼婆罗。一时间声势高涨,大有与唐朝东西对峙之势。

与此同时,多年未尝败绩的大唐,武将纷纷请战民众群情激愤,誓要荡平吐蕃雪耻。

正当朝廷上下调拨物资积蓄力量准备再次征讨时,匆匆从倭国赶回来的瑞国公方岳,硬是将行动压下。

后来的事情,就有些诡异了。

转过年秋天松赞干布染病暴毙,其子共日共赞接任赞普。三年后,吐蕃高原上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农奴暴动。

暴动中大量的贵族破家,直接导致才统一了几十年的吐蕃再次崩裂,变成十数个大小不一的部族。

喇嘛教也彻底取代夭教,成为了高原上最大的宗教。

差不多在同一时间,喇嘛教的寺庙在大唐两京和西南数个州府出现。

这种情况说是没有大唐官方的纵容,谁都不会信。

只是喇嘛教虽然拿了一手好牌,却不太给力。

他的“孪生兄弟”佛教能在中原大地站稳脚跟,是数代僧众的不懈努力。同时不断修正教义完善体系,才有了如今的局面。

而喇嘛瞅着就脏兮兮的,教义也与汉族固有民俗道德多有冲突。这也就罢了,还整日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看大唐百姓犹如高原上的农奴一般。

就冲这种认不清形式还不知变通的脑子,就算满大唐都修起喇嘛庙,也注定不会有什么结果。

更何况,还有两大教明里暗里的拆台。

坚持了几年后,散于各州府的喇嘛们要么打道回府,要么汇聚洛阳。

在洛阳扎堆,一是因为这里是大唐国都,有钱的和有权的汇聚。在一个是洛阳商业发达,有不少来自于高原的商人,还有吐蕃各部族派往大唐的使节。

有这两群人在,洛阳的喇嘛庙一年到头能收到不少供奉。

对于这些喇嘛,洛阳民众始终避而远之。排斥久了见他们一直赖着不走,心里自然而然的就生出了反感。

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朝廷护着他们,再加上毕竟是宗教人士,身上自带神秘光环,所以大伙儿尽管心里厌烦,却没人敢恶言恶语或是做出其它什么过激的举动。

今天这场面,一方面坊里的人本就向着武卓。而武卓又拿出官威,大声呵斥一贯招人厌烦的喇嘛。

让大伙儿解气的同时,瞬间引来了一片叫好声。

“你!”头发花白的喇嘛被憋得一张脸黑里透红,指着武卓愣是不知道说什么。

武卓根本就没理会他,转头视线在人群中搜寻了一下,瞅见一个年


状态提示:第七十七章 正事不急先打掉气焰再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