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跟踪

山上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佛寺住持都来请示陈太妃如今该怎么样,虽然句句不提山下之事,话语之中关于粮食用度的话就让陈太妃有些抬不起头来。

到小香山这么多年,她还是第一次受这样的委屈。

等到她憋着一肚子的气回到厢房,再想起对此充耳不闻、依旧过着舒坦日子的燕新宁,置于桌上的手就忍不住收紧。

伺候她多年的香玉见状,忍不住劝道:“那燕家小姐说的话未必是真的,都过去这么多年了,真要算起来,燕家一样逃脱不了关系,你说是不?”

“燕家早就已经覆灭了,如今的燕新宁早就已经是孤家寡人,你觉得她还会在意这些吗?”

经历前朝这么多事,陈太妃自然也不是一般的泛泛之辈,她深深吸了一口气,随即看向眼前的侍女,“你从后山那条小路下山,给长公主递一封信。”

收到陈太妃命人送来的信的时候,萧鹿遥并无半分惊讶,她只不过展开草草看了一眼,就将信放在一旁,“此次包围小香山实在是无奈之举,应当没有惊扰到陈太妃吧?”

正要仰仗着自家辈分高、好生拿出气势压一压萧鹿遥的香玉还没来得及开口,却又见到眼前尊贵英气的女子微微一笑,仿佛这些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一般,“不过即便是惊扰,那也只能请太妃多多担待。”

被她的话噎住了,香玉气得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应,她乌眼鸡似的瞪着眼前的萧鹿遥,“太妃可是长公主的长辈!长公主竟敢如此怠慢?”

“自然不是怠慢,如今情势逼人,若是再不将燕新宁交出来,只怕两国都要交战。太妃追随过先祖,想来在这方面最是通情达理。”

看着在自己面前还想耍横的侍女,萧鹿遥的眼中浮现出一丝轻蔑,还没见到陈太妃,她对此人就产生了不好的观感。

能将身边的人纵得如此不知天高地厚,陈太妃定然也是个不怎么清醒得,她看着正替自家主子不平的丫鬟,“方才那信我也看过了,家国难以两全,太妃一日不肯将人放出来,此处就一日不会撤兵。”

见自己劝说不动萧鹿遥,香玉只得忍下这口气,重新朝着山上去了。

等到她离开之后,迟砚这才从她身后屏风处走出来,他在萧鹿遥身侧的榻上坐了下来,脸上看不出是什么神情,萧鹿遥望向他蹙了蹙眉:“陈太妃若是个聪明人,此时就应该让自己信得过的人下来试探虚实,怎么派来这么一个丫鬟?”

“你说错了,陈太妃这才是探听你的虚实动静。”

淡淡一笑,迟砚只让她耐心等着:“且再等等,不出我所料的话,陈太妃过两日还会派人下来的。”

看着十分笃定的男子,萧鹿遥只得暂且忍下,左右已经等了这些时日,也不差这几天。

“她当真半点都不怕?”

听到香玉的汇报,陈宛茵手中的手帕不知不觉地攥紧了,她想着之前燕新宁跟自己说的,萧鹿遥不过是个草包公主,如今看来,倒不像,或许是萧鹿遥将燕新宁都瞒过去了。

“眼下可如何是好?寺庙中僧人已经隐隐有了怨言,如果小香山一直不解封,只怕僧人暴动,太妃到时候就算是想在这里颐养天年也是不能够了。”

褪去了之前在萧鹿遥面前的咄咄逼人,眼前的香玉俨然是极其冷静缜密之人,她已经将此事的后果想得明明白白了,“倒不如跟长公主见上一面,将其中的原委讲清楚,我瞧着长公主并非是会追究当年之事的人,她只要燕新宁,又岂会在意这些?”

香玉的话让陈宛茵动摇了,可是一想到当年自己所行之事的确悖逆,若是翻出来,足以叫陈家诛九族。

萧鹿遥到底是萧家人,知道真相,即便不由她的手追究自己,只要稍稍将她知道的事情告诉萧穆,又或者稍稍漏点口风出去,自己岂不是死无全尸?

一番思想挣扎,陈宛茵还是缓缓摇头,“此事绝不能急。”

见自家主子还是没有下定决心,香玉也只能先退了下去。

在山下的萧鹿遥也并不如陈宛茵一行人想得那么悠哉游哉,她下令围守小香山的事情已经穿到了朝廷之上,如今言官们因着前几日的事情还不敢对此事说三道四,可到时候寺中米粮用尽、僧人暴动,只怕等待自己的是无休止的弹劾。

就在她心中烦闷的时候,朱颜附耳过来,她的话让萧鹿遥眼睛一亮,“你说得可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依着迟尚书的吩咐,已经着人暗中盯上了香玉,只作不曾察觉的模样。等到看到香玉去寻何人,我们也算是掌握了一点主动权。”

看着自家主子如此高兴的样子,朱颜也忍不住笑了笑。

自从得知香玉从他们盯着的小香山的暗道上下山之后,萧鹿遥就时时都在等着消息,直到深夜,朱竟这才回来,萧鹿遥甚至等不及他行礼,就急急地将他搀扶起来,“如何了?”

“香玉下山倒没有往京城去,反而去了乡下的一处庄子,那庄子十分隐蔽,等到香玉离开之后,我们立马进去,但是却扑了个空,里面什么人都没有。”

没能为主子尽心尽力办好事情,朱竟的脸色显得十分愧疚,他立马跪了下来,“是属下办事不利,还请殿下责罚!”

万万没想到居然扑了空,萧鹿遥的心情顿时沉入谷底。

她也知道此时不能怪朱竟,便示意他先起来,随即看向了此时依旧悠


状态提示:第211章 跟踪--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