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逆水行周>第一百一十章 想不明白 续

“那些俘虏有些不老实,恐怕再过几日,就要开始蠢蠢欲动了。”

“石头戍守军很顽强,没有投降的意思。”

“广陵敌军正在备战,驻扎京口的水师全力戒备、无暇他顾。”

“我军兵力不足,在这么下去,顶不住敌军的反扑。”

台城皇宫,主帅王听着将领们的汇报,看着眼前的舆图,眉头紧锁,虽然周军已经控制了台城,并挡住了陈军的反扑,但战局不容乐观。

简而言之,就是因为兵力不足,无法乘胜追击,以取得决定性胜利,否则残余陈军此时已经投降,建康真正易主。

现在,己方只是控制了台城以及建康城北龙舟山一带,勉强控制建康城南朱雀航一带,而建康城东、城西大部地区,依旧在陈军控制之下。

建康陈军主力原本集中在城东、城东北一带,那晚大战没有遭受太大损失,如今兵力占据明显优势,再这么耗下去,周军迟早挡不住。

王知道自己一旦应对不当,局势就会急转直下。

这就是现实,他可没被胜利冲昏头脑。

己方强攻建康得手,打得陈国措手不及,但随着时间流逝,对方迟早会反应过来,只要断了台城和京口之间的联系,就能渐渐占据上风,逐个击破。

按说最好的应对之策就是见好就收,也就是立刻撤军,带着俘虏和财物经由京口东撤,扬长而去,但这不是王想要的结果,也不是豳王想要的结果。

王要为父报仇,但陈霸先没有儿孙活在世上,如今的陈国宗室,都是陈霸先兄弟的后代,杀了没意思。

效仿伍子胥发棺鞭尸倒也不错,但还不够。

王要的,是陈国灭亡,让陈霸先建立的国家灰飞烟灭,这才是最好的报仇方式。

所以,他无论如何都要在建康待下去,撑到援军的到来。

这是豳王所要求的结果,所以拟定计划时王就知道自己的任务很重。

想要以这点兵力攻入建康,难度很大,但把握是有的;要以这点兵力守住建康(台城),等到援兵的到来,难度大到几乎不可能完成。

王所部孤军深入,还得分兵守京口,虽然控制了台城,但却没有充裕兵力控制建康。

更别说,建康是陈国的国都,所以周军不可能获得城中百姓的支持,无法调动人力参与协防台城,甚至还得分兵去抓青壮来修葺台城城墙。

既要挡住陈军的反扑,还要看押俘虏、威慑城中百姓,靠着手头上的这些兵,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务。

王带来的兵,骨干是官军,大半是乌合之众,凭一时之勇可以打仗,靠着强攻台城得手的刺激,这些招募来的亡命之徒还能兴奋几日,但时间久了,必然人心浮动。

到时候,这些人就会想着开溜,不会想着和官军一起死守台城等待援军。

但他既然来了,当然有所准备,面对如今危局,其破解之道,却是豳王拟定的。

正思索间,有士兵来报,说驻扎京口的水师,已经发现上游有船队抵达江北广陵,种种迹象表明,极有可能是经由石头戍出逃的陈国天子一行抵达广陵。

前晚,离开皇宫西逃石头戍的陈国天子一行,半路被王颁带兵追击,惊慌失措之下如同惊弓之鸟,入了石头戍便毫不犹豫乘船离岸,天亮之后逃跑。

对方没有去上游,而是去下游广陵,在王意料之中,但这意味着,京口周军水师的防御压力很大。无法分兵来增援占据台城的友军。

看着舆图,王依旧眉头紧锁,如今想要化解危局,就只能期待豳王所说“妙计”,看看能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化解当前危局。

虽然豳王信心十足,但王总觉得这“妙计”不靠谱,她想不明白,为何豳王会想出如此疯狂的计策。

。。。。。。

朱雀航南,长干里,朱雀御道上十字路口,此时已搭起一个高台,大量居住在长干里的百姓聚集在台边,里三层外三层,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御道上,许多布衣男子手持兵器,形成左右人墙,在人群之中分开一条通道,通道的一头是个院子,另一头,就是高台。,

台上,吴斗定定站着,向着围观百姓高声大喊:

“我吴斗贱命一条,早几年就该死了,如今还好端端活着,你们想不明白,我也想不明白!”

“不管你们骂我也好,夸我也罢,我今天就站在这里,跟大伙说几句话,想听就听,不想听就当看热闹!”

“第一,我投了周军!带着同伴投了周军!“

话音刚落,围观百姓一片哗然,虽然他们看见“老相识”吴斗身着周军戎服,心里大概明白了几分,但这位在大庭广众公开承认,还真是够无耻。

居然领着北虏攻入建康,祸害街坊邻居,无耻之徒!

许多人想到这里,望向吴斗的目光充满鄙夷,这位数年前参加建康南大营兵变,带着大家杀狗官,还运来粮食、布帛分给穷苦人家,当时大家都说吴斗仗义。

然而没过多久,官军平定兵乱,吴斗等人溃败逃出城去,据说还和两个弑君逆贼有牵连,从此再无消息。

前晚北虏攻入建康,满城百姓惶恐不安,多少人一夜无眠,待到天明,陆续有人得知北虏攻入台城,官家不知所终。

这一消息让所有人瞠目结舌,随后害怕起来,四十多年前的侯景之乱,许多人都记忆犹新,如今北虏又占了台城,那就意味着大祸临头。

而吴斗,


状态提示:第一百一十章 想不明白 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