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玄幻奇幻>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17.十字路口(一)
让国家进入动员,实施战时经济体制。否则将会引发难以漠视的经济、社会问题。此外若无法实现早期决战,收获战争红利。即便获得最终胜利,财政上也会长期存在难以弥补的漏洞,最坏情况甚至会动摇国家根基。”

财政主管的声音欠缺起伏,充斥着事务性的冷淡和仅具形式的礼仪,现场却没有谁敢轻忽他的发言。

打仗即烧钱。这浅显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因为长期战争导致民生凋敝的鲜活例子正在查理曼上演,在座的不管政见为何,没有谁希望自己的祖国也走上这条不归路。哪怕撇开大义,单纯从经济角度来看,亚尔夫海姆也绝不能承受早期速胜之外任何一种战争结局。

作为新型工业强国,亚尔夫海姆的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对外出口,这一点和另一个世界进入工业时代后所有新兴强国没有任何区别。但不同于德、日崛起时,殖民地和市场已被列强瓜分殆尽,也不同于皿煮灯塔和东方强国,坐拥广袤国土和庞大人口形成的巨大内需市场。这个国家拥有足够的海外殖民地和资源供应渠道,缺少的是拥有充足消费能力的稳定市场。

永远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所有经济学家都知道的至理名言,亚尔夫海姆的经济制定者们更是将这句话贯彻到理论和行动中。撇开历史和人性不谈,从长远看,那帮所谓的盟友也算不上是稳定的市场,有朝一日甚至有可能会成为贸易战对象。

精灵学者们当然不可能引用“天降推特治国伟人总统”做标本,告诉听众——“一个超级大国的执政者可以二到和自己最大的贸易对象展开贸易战,不惜为此引发股市崩盘,民众生活成本至少上升10个百分点”。就算他们听过这种事,也会因为过于*型而拒绝引用(那位大统领本身就是个*型……)。

时代在变化,民众和国家的思维模式也在同步变化,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兴起必然会带来民族利己主义和贸易单边主义,落实到行动便是地方贸易保护和关税壁垒,以此阻挡亚尔夫海姆对本国、本民族的商业倾销,扶植本民族产业发展。而亚尔夫海姆强大的工业产能此时便成了伤害自身的利刃,失去他国市场,自身又无法消化如此庞大数量的工业产品,最终只能坐视经济危机爆发。届时地球上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惨景将在亚尔夫海姆上演。

哪怕是为了避开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对查理曼的战争也非打不可、非赢不可。只有在战争没有过度影响自身经济前拿下查理曼,确保市场和劳动力,亚尔夫海姆才能在今后的国际博弈中不受制于人,从容应对。

万一演变成长期战事,生产和资源必然向军工倾斜,民生用品的份额会遭到挤占,不光会引起民生凋敝,也不利于战后的经济恢复发展。至于战败?那就什么都不用想了。

这些事情政府官员和军方都有数,那些所谓的“盟友”多少也有所察觉。

“昨天,阿尔比昂方面向我方探寻‘当前是否是探讨停战的合适时机’。”

臭着脸的外交部官员不知道是吃多了阿尔比昂宫廷料理,还是被“盟友”的嘴脸恶心到了,气呼呼地说到:

“罗斯联合公国也提出了类似意见。”

某些食腐动物似乎自以为机会来了,迫不及待的想要跳出来下嘴了。

布伦希尔冷笑了一下,再次将签字笔竖了起来。

——既然如此,我们必须更加坚定地迈向胜利才行。


状态提示:17.十字路口(一)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