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一世成欢>第三百四十六章 犹豫
火明灭,偶尔照在他的脸上,赫然正是已经成了老兵的卢大树。

从第一次见到秦王殿下起,卢大树就跟做梦似的。

他简直要分不清,是自己看到了年老时的何七,还是岁月飞逝,而自己毫无察觉——这天底下,怎么能有与何七如此相似之人?

可是那个相处时间并不长,却让他印象深刻的虢州何七,已然化作一捧骨灰,再也不可能活过来了。

而这里的秦王殿下,却是活生生的。

一直都没想明白的卢大树照例站了一会儿,就回去了。

大帐中,镇西将军伸脖子瞅了瞅那空无人影的角落,才回头对秦王道:“那小子走了!”

秦王脸上露出一抹苦笑:“这真是……天天被自己的下属像是盯贼一样盯着,还真是头一回。”

镇西将军冷哼道:“谁让你的好儿子好端端的虢州不待,跑来军中逞能!如今可不仅仅是他,盯着你的人多了去了,你儿子当初在军中出了好些风头,杀敌又跟你一样,如同砍瓜切菜一般,这天下,真也没有像你们这般肖似的父子了!”

“所以我才一心把他打发到京城去,不然留在这里,还不知要惹出多少是非呢。对了,我听说虢州来的援兵首领白炳雄是个骁勇的悍将,如今在哪里布防?“

百忙之中,秦王也没忘了儿子托人写给他的信。

若是儿子真能抱得美人归,这位白炳雄可就是他的亲家了。

“我把他安排在甘州。”略微想一想,镇西将军就想起了这人是谁。

“说起来,这也真是个彪悍的人物,一路东征西战,四处剿匪,据说陕州虢州两处的土匪听见他的名字,简直是闻风丧胆,你看大齐各地多少土匪窝子,唯有虢州与陕州这两地最干净,都是此人的功劳啊,只可惜,此人出身不高,没有门路,打打杀杀了几十年,还是个把总,前两个月,赶上朝廷要剿陕州千岩山的那窝土匪,才算是被他逮着了机会,封了个从三品的定远将军。甘州也是重地,交给他我还是放心的。”

秦王听了连连点头,神情中是掩不住的赞叹:“千岩山那窝子土匪我在宁州都听说了,可见其凶悍程度,这白炳雄却能一窝端了,也是个将才!既如此,还望将军多关照些!”

镇西将军嘿嘿一笑,捋了捋下颌花白的胡子,笑得意味深长:“多年不见,秦王殿下倒是改了性子,也学会讨人情了。”

秦王一本正经:“这个人情,必须讨。”

虢州,白家。

李氏将白成欢最近的一封家书拿在手中看了又看,最终还是叫来了儿子,把信给了他看。

“你妹妹是觉得如今京城的局势不大好,就算考出功名来,若是改天换地,到时却又是麻烦……你觉得,怎么样?”

李氏并不是毫无见识的一般妇人,无论是从趋利避害的本能还是从女儿的分析来看,女儿的这个建议都是很中肯的。

白祥欢平日里刻苦用功,为的就是一朝金榜题名,能够光宗耀祖,为家里人争口气,乍然间说不考了,心中自然是有些失落的。

可是失落过后,他想起这些天的所见所闻,又不得不承认母亲与妹妹的顾虑是有道理的。

“儿子昨日从县学里回来,听说城外几个相邻庄子上的农户已经因了争水的缘故,进行了几场械斗,死伤无数。据说,田地里的庄稼,若是浇不上水,到秋收时,只怕就要全部枯死了,到时颗粒无收,全家人就要饿死了……况且,儿子还听说,因为边关一直在打仗,朝廷又在修建招魂台,恐怕今年秋的赋税要加重三成,这样的天灾,再加上人祸,简直让人不敢想下去……”

听了儿子这话,李氏也是忧心忡忡:“是啊,咱们家这几个庄子上,如今也是缺水,虽然那些佃户每日挑水去浇,可到底是不顶什么用,我还想着今年若是再这么旱下去,干脆到时候就不收租了,不然,可不是逼着人家去死吗?”

“可惜官府如今却没有娘亲这样的好心肠,到时候逼的百姓太狠了,只怕会起暴动。”

白祥欢自从妹妹好起来之后,被妹妹连着讥讽奚落了好几场,已经不再如同以前一般死读书了,心里因为妹妹疯傻郁积的心结也疏散了不少,平日里也开始与同窗书友相互闲谈交流,对如今大齐的境况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哪一朝哪一代都是如此,官逼民反之时,民就不得不反了。

“若是这样,不如我们就依妹妹所言,上京去与她会合,也看看她在京中到底如何,免得被人欺负利用。”

白祥欢很快就做了决定。

闲暇时候想起白成欢这个妹妹,他心中是既担忧又自责的。

纵然她忽然间好了之后千伶百俐,可她到底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小女子,更何况,这前十六年,她也是全然的懵懂疯傻。

从前他不是一个好兄长,今后却想努力去做一个好兄长。

李氏听了很是欣慰,她这一生所出,唯有这一儿一女而已,若是他们能互相体谅,互相扶持,那她也就没有什么心病了。

只是想起还远在边关的丈夫,李氏心里到底是犹豫的。

“你父亲在边关也不知道如何了,若是咱们都去京城,离得也太远了些。”

白祥欢却不这么认为。

“可是咱们就这样守在虢州,也是无法去到父亲跟前,而妹妹也还是一个人在京城,面对诸般事,咱们总要顾一头才是。”

白祥欢其实是有些后悔


状态提示:第三百四十六章 犹豫--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