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元末称雄>第四百八十七章 江浙使者
者汪广洋觐见!”

“宣,江浙使者汪广洋觐见!”忽的,一声微带着尖细的声音一下子传入了汪广洋的耳中。

而听到这声突如其来的声音,一直在偏殿之中默然等候的汪广洋,竟是不由一下子愣住了。

“汪令史,大王宣您觐见。”

“好,好。我知晓了,我知晓了。”被偏殿门外的一名官吏提醒,汪广洋顿时便也回过了神。然后,只见他整整了自己的衣冠,便也就不由随着那名大楚官吏,走出偏殿绕过走廊,来到了被用来接见群臣的正殿之上。

“吴国公之使,江南元帅府令史汪广洋,拜见楚王殿下!”来到殿上,下意识的看了一眼高坐在主坐之上的那位身着九章冠冕之服的王者,在殿上大楚群臣的注视之下,作为使者的汪广洋便也就不由恭谨的跪伏在地。

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却是,当那位楚王殿下听到他方才的一番自称时,却是不由语气玩味的言道:“吴国公?我大宋什么时候有吴国公,汝不是自称自己乃是江浙平章朱元璋的使者吗。

怎么,难道先前你是在诓骗本王吗?”

“……”猛的听到张世华这样的话,跪在地上的汪广洋脸色瞬间不由一变。

有些紧张的他却是忘了,自家平章的这个所谓吴国公,完全就是在两年前被常遇春、徐达等将佐喊出来的,龙凤朝廷那边从来都没有承认过。

这般一来,纵使进士出身的汪广洋颇有智谋,可却也不会道该怎么为自己先前的慌不择言辩解了。

不过万幸的是,就在汪广洋跪在地上,急的额头上的汗水都冒出来时,立在殿前左手第一位的赣省右丞李崇善,却是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给了他一个台阶下。

“身为臣子下属的,没有不希望自己的君主创建功业的。汪令史身为江浙朱平章的下属,心中想来也是期盼朱平章创建功业,得到朝廷的册封赏赐。

大王您威仪不凡,汪令史千里而来,初睹大王威仪,不免心中坎坷。从而不小心将深埋于心底的期盼道出,也算是情有可原。”

“哦,哈哈哈哈。汪令史,是这样吗?”

“李丞相所言极是,在下初睹大王威仪,心中坎坷,慌不择言,还请大王赎罪。”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台阶,汪广洋自然是顺坡下驴。

而听到他这样的一番话,坐北朝南的张世华再度朗声一笑后,便也就不由摆了摆手,让其从地上站了起来。

“我和朱平章虽然没有见过面,但毕竟也是同殿为臣。朱平章收复元廷都元帅康茂才,大败贼子张士诚,威名赫赫。故而对于朱平章,本王也是神交已久。

那么却是不知,汪令史你此番出使前来,乃是所为何事啊?”

“既大王有问,下臣不敢有瞒大王。对于大王,我家平章也着实是神交已久。就在前不久,我家平章还当着我等臣子的面,称赞大王为世间少有的真英雄。

前不久,大王您遣将攻打赣省,和伪元丞相火你赤大战。在那时,我家平章也是时刻准备,等待这大王的相召,好为大王您出一臂之力。而今,大王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扫赣省。

对于此,我家平章,也着实是打心底里为大王欢喜。平章素来仰慕大王您,故而等知道大王您移驾赣省的消息之后,立马让下臣带来了亲笔所写的书信,特来呈给大王。

我家平章,乃是真心愿与大王互结友好。此便就是我家平章的书信,大王请看。”说着,深深弯腰的汪广洋便也不由恭谨的双手将书信高举。然后让廖承恩从他的手中接过了这封书信。

朱元璋的亲笔信,被廖承恩恭恭敬敬的送到了张世华的面前。

而张世华看着这封被蜜蜡封着的书信,脸上轻松的笑容则也不由下意识的收起。

而后他亲手从廖承恩的手中接过这封书信,岔开,便也不由微低着头,一字一句的细细观看起这封书信来。

“……”

默然良久,张世华缓缓的放下了手中的书信。

然后看着立在殿下的汪广洋,张世华摸着下巴上的胡须,深吸了一口气,便也不由言道:“当初本王在家乡举起义旗,号召家乡被元蒙残害的乡人们起义。

所谓,并非仅仅只是为了自家,而是为了响应刘丞相,实现“驱逐鞑虏,兴复中华”的目标。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

况且,元蒙入主中原后,有多倒行逆施。他们不遵祖训,废坏纲常,有如大德废长立幼,泰定以臣弑君,天历以弟酖兄,至于弟收兄妻,子烝父妾,上下相习,恬不为怪,其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之伦,渎乱甚矣。

元廷失君臣之道,不知弥补不说,又加以宰相专权,宪台报怨,有司毒虐。以至于天下,官法滥,刑法重,人吃人,钞买钞。天下民怨,沸腾已如烈火,故本王起兵,为的便就是革元蒙之命,重新匡复我汉人江山。

江浙朱平章,观其言行,实乃我汉民不可多得的英豪。说实话,对其,本王也是素来仰慕。但本王既以身许国,自不能因爱一人而弃天下。朱平章之意,我已心知。

可若它日,朱平章做出与“驱逐鞑虏,兴复中华”而相违背的举动,本王定也不会留半分情面!”

话说到着,张世华乃是何意,自也是不言可知。

故而看着已然露出凛然杀气的张世华,汪广洋在殿下默然呆立了良久,便


状态提示:第四百八十七章 江浙使者--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