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欧皇崛起>第1846章 法国海战思想起源

当然,那是原本的历史。这个时空,因为马林的乱入,英格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亨利七世和亨利八世都早就领了盒饭,爱德华当政后,较长时间内和法国处于“面和心不和”的状态,两国并未有多少冲突。

直到英格兰重新占领加莱要塞,两国才又撕破脸皮,开始在海上互怼。而在此之前,两国还是比较克制了。英格兰就算攻击法国船只,也是假扮成海盗的。而且,英格兰人也从未袭击过法国军港。

所以,原本历史上1512年就该被路易十二雇佣的意大利海军将领普雷根特.毕杜思,在这个时空,直到1516年才被查理伯爵推荐给法兰西新王弗朗索瓦一世。但和历史上一样,这种改装过的桨帆船,依旧被称为“加莱船”,表明了法兰西王国收复加莱要塞的决心。

欢庆“加莱船”的“诞生”之后,大家的热情渐渐消退。这时,约翰.拉菲又对普雷根特.毕杜思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毕杜思先生,您之前说的趁着在风力较小甚至无风的时候派桨帆船出击,的确是个好思路。但我的问题是——就算这种情况下桨帆船动力强于英格兰的柯克船。可问题是,您如何保证加莱船一定就能打败英格兰的柯克船呢?要知道,英格兰海盗可是很凶悍的。和他们对战,光靠船只动力更强可没用啊……”

普雷根特.毕杜思则胸有成足道:

“约翰大人放心,除了在机动性方面,我考虑好了,在如何打击英格兰战船上面,我也早有办法。否则,我也不敢出现在陛下面前!”

“哦,不知道你打算如何对付英格兰的战船?”约翰.拉菲的眼神闪了闪。

普雷根特.毕杜思自信道:

“我来自意大利,曾经为威尼斯舰队跟土耳其人打过仗。早在1499年,威尼斯海军和土耳其海军就打过一场佐奇奥海战。”

“此战中,强大的威尼斯海军败于土耳其海军之手。除了因为土耳其人船很多的原因之外,主要是因为土耳其人在最大的旗舰的船首上装备了两门能发射150磅道200磅石弹的大型射石炮。”

“这种射石炮威力巨大,一两百磅的超大石块砸下来,威尼斯舰队当场被砸沉两艘战舰,士气大跌,然后输掉了这场海战……”

“此战过后,威尼斯人痛定思痛,于是也仿制了这种船首巨炮。眼下,威尼斯人的战舰,很多在船首上都装备了这种仿制的巨炮,并将其称为蜥怪炮(basilisk)。这种蜥怪炮重达7000磅左右,能发射50磅重的石弹。如果能击中英格兰柯克船的侧舷,有很大的概率会击破柯克船的船舷,导致英格兰战船沉没……”

“你是说……”弗朗索瓦一世激动地站了起来。

“是的,陛下,臣就是打算利用这种蜥怪炮,用50磅重的石弹,砸破英格兰人的战船。为此,我还专门设计了一套战术……”普雷根特.毕杜思恭敬道。

“速速讲来……”弗朗索瓦一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是,陛下!是这样的,臣打算从威尼斯引进几艘150桨的小战船(排水量200吨左右),每艘船船首都装备一门蜥怪炮……”

“等等,为什么不直接引进更大的战船?以我们和威尼斯的友好关系,威尼斯应该不会吝啬吧?”弗朗索瓦一世有些不乐意。作为大国君主,他就喜欢用大的,不稀罕小的。

普雷根特.毕杜思苦笑道:

“不是不能引进,威尼斯那边也肯给。最大的问题是——大船无法通过直布罗陀海峡啊……”

在场的法国君臣这才猛然想起了直布罗陀海峡这个“拦路虎”……

因为直布罗陀海峡的存在,西班牙利用这个海峡,封锁地中海,使得法国甚至威尼斯的大型战船都无法顺利通过海峡。否则,法国要是地中海和大西洋连线,早就成为海上强国了。

但直布罗陀海峡的存在,直接把法国海上力量斩断成两部分,每一部分都不强大,都遭遇了西班牙和英国这样的更强大的对手……简直无比悲催……

出于对法国的遏制,以及对威尼斯的警惕。那种一看就有几百吨的大型战船,西班牙肯定百般阻挠,不会允许通过直布罗陀海峡。就像后世的瓦良格航母,就被困在土耳其海峡两年。没办法,土耳其海峡就卡住黑海了,人家不让过,就没法过。

而直布罗陀海峡比土耳其海峡更窄,更容易封锁。要不然,威尼斯早就冲出地中海,去大西洋上浪了。就是因为直布罗陀海峡的存在,直接卡住了法国和威尼斯的喉咙。

所以,后来西班牙帝国衰落后,新崛起的英国直接趁机占领了直布罗陀海峡,一霸就是几百年。直到21世纪了,都不肯归还。

……

很显然,普雷根特.毕杜思是很有头脑的。他知道,过大的桨帆船,哪怕伪装成民用的商船,西班牙也是不会同意让其通过直布罗陀海峡的。而200吨左右的中型船,如果为装好了,恰好能达到西班牙的心理要求,允许通过直布罗陀海峡。

弗朗索瓦一世凝重地点了点头,道:

“朕明白了,普雷根特卿,朕想问你,你现在能在最快时间内从威尼斯拿到几艘改装过的桨帆船?能立即形成战斗力吗?”

普雷根特.毕杜思直接道:

“臣能拿到6艘改装过的桨帆船,都是臣在威尼斯海军分舰队服役时指挥过的战船。不但能拿到那6艘船,而且还能说动那几条船上所有的船长、水手和桨


状态提示:第1846章 法国海战思想起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