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三国纵横之凉州辞>18、东都沃野无人守
天下达成长安朝廷乃是帝王正统的意识,使得李傕能够真正掌控西凉军,这才是最关键的。

李傕时下的地位微妙,在李儒看来,就犹如刚刚攻灭秦国的项羽,战功显赫,分封完一同攻入关中但各怀心思的十八路诸侯王,尔后就要借着巩固义帝权威的名义,来扩大自己的声势,削弱诸侯王的威胁,即挟天子以令诸侯。

目前,维持西凉军与天子、朝中大臣、关中名族的合作关系,是贾诩在操手,李儒则负责监视内部心怀不轨之人和削弱西凉军其他将校的事务。

这一内一外,乃是驾驭天下之道,可李傕偏偏一遇上朝政有半点不称心的,就要动用军中的手段,威迫天子,凌辱朝臣,宛如那项羽诛杀义帝一般,这只顾着眼前利的行为看似获得名爵上的殊荣,实际上却是在自掘坟墓。

李儒只好看着李傕,再次劝说道:

“河南之地不足为重,朱俊之兵难称为精,于君侯而言,宛如鄙舆、短褐,至于赦免朱俊,将军连袁术都能够赦免加封,又何必执泥于眼下呢?”

袁术之前也与西凉军敌对,董卓也杀了袁氏一家老少,双方有不共戴天之仇,可李傕不也照样上表加封战败的袁术为左将军,封阳翟侯,假节。

只要是有利于自己一方利益的,赦免征召、加官进爵,又有何妨呢?

可是李傕却冷哼一声,甩动衣袖讥讽道:

“侍中巧舌如簧,我自说不过你,可你先前许诺的,下令河东、弘农出兵,能够借朱俊之手削弱张济、阎行二人,又有何见效?说得诸多好处,还不如当初我听从贾文和之言呢!”

被李傕这么一说,李儒的脸色终于有些变色,马脸微微涨红,也不知是激动,还是羞愧。

这是李傕第二次在自己的面前,提及自己的谋划不如贾诩之策了。

这恰恰是李儒最在意的!

无奈李傕不会在意这些,李儒只好叹了一口气,稳定情绪后继续说道:

“我之前为君侯献上的,乃是‘驱虎吞狼’之策,利用河东、弘农之兵消灭河南地的朱俊,现下虽然成效未显,张济、阎行等人实力犹存,可河南地只有一处,朱俊一走,张济与阎行之间必生龃龉,这个时候我等只需要因势利导,就能够坐观‘两虎相斗’之事生。”

“两虎相斗?”

李傕冷笑几声后,才开始重复李儒的话,咀嚼了其中滋味后,他脸上的法令纹微微颤动,脸色阴戾,目光中也闪动着厉色。

···

半个月后,河东安邑。

“朝廷已派遣谒者手持诏书,赶赴中牟,征召朱俊入朝为太仆,另敕封翟郝为奋武中郎将,令其驻守河南之地。”

阎行扬着刚刚接到的快马急报,看着赶来的戏志才说道:

“说是因河南之地毗邻豫、兖,前任河南尹杨懿软弱不胜任,需得有悍将驻守,校尉翟郝作战勇猛,勇冠三军,所以特意敕封为奋武中郎将,驻守雒阳地区。”

“河南之地离张济的弘农最近,可却偏偏要让翟郝驻守,这分明就是要以此来挑起两家的争斗。”

戏志才听完之后,从阎行手中接过了快马急报,一目十行看完,这才凝神说道:

“或许还要想要分化我河东将校的心思。”

“翟郝虽然粗鲁少礼,可他并不愚笨,这河南地看似膏腴之地,实际上夹在弘农、河东之间,宛如龙潭虎穴,若无任何一方的支持,根本就无法立足。”

“他原本想要推辞任命,但是季起劝住了他。”

戏志才听了阎行的话,眼睛光芒一闪,出言问道:

“明公有意河南之地?”

“若是张济不能守,我倒不介意接手过来。”

“可河东与河南之间,还隔着弘农、河内,对于安邑而言,这河南地就如同飞地,恐怕以河东之兵,不好驻守吧。”

戏志才不无担忧地说道,他担心阎行得胜之后志得意满,小看了这李傕、李儒等人抛出来的香饵背后隐藏的鱼钩。

“的确,若守飞地,对于河东而言,殊为不利,但闲置此地也非良策,我只是稍有意向,还未下决心,成与不成,得失利病,且看与张济相商之后的结果吧。”

“河南之地十室九匮,若张济不守,以翟郝坐镇,恐怕也治理不了,反倒是要转运粮草,供应驻军啊。”

戏志才不忘查漏补缺,继续说道。

“嗯,若守河南地,自是需要派出能吏方能治理。”

阎行闻言点点头,他低下头,又从案几上拿出另外一封密信,对戏志才说道:

“另外,长安的裴公来信,还是文衡亲自送来的,信中言道李傕把持朝纲,日益骄横,威逼天子、欺凌百官,西方恐有兵变,还请我屯兵河西,俟观事变,可以为国羽翼,有所作为。”

戏志才这次没有贸然伸手去拿阎行的书信,而是微微皱眉说道:

“信中隐晦不明,又有暗示,莫非是马腾等人想要起兵入京?”

戏志才知道如今的长安城中,还有一班汉室老臣筹划着要借助外兵之手,铲除李傕、郭汜等把持朝政的西凉将校,辅佐天子重振朝纲。

马腾、阎行都是他们的看中的借力。

但是长安近况变化如何,戏志才并不熟知,只能够根据信中内容猜测庙堂中的谋划。

“具体如何,暂未可知,不过若按信中所言,屯兵河西倒是会将李傕、郭汜等人的主意引到河东来,故而我不打算增兵河西,准备派人快


状态提示:18、东都沃野无人守--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