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皇宋锦绣>第三百九十九章 兑现奖励

奖赏,前所未有的奖赏,在取得了西北这个惊天之战的胜利之后,本应该进行犒赏,这也是为将者基础。

军队是搏杀之地,在冷兵器时代,战场搏杀,死亡者众,冷兵器造成的破坏力,远不是后世所能够想象,再加上救护和清理伤口方面的问题,大部分的情况之下,一旦感染,在这个时代就死定了。

伤兵六七成的死亡,一场战争之下,减员众多,这还是打赢的状态下,一旦打输了,损失会更大。

犒赏也是为了鼓舞士气的办法,否则的话,士气低落,甚至是因为死伤造成的戾气无法发泄出来,最终的结果是非常可怕的。

不过这一次西北之战,是个例外,哪怕战果巨大,可是投入还真的不算多。

韩琦入主西北,带来的,只是30万贯,还有从西北本地筹备的一些物资,这些东西,也就是军械之类的,消耗不大。

当然了,最大的投入是军队,一个军的2500人,按照一个人100贯的总投入来说,可能靡费就是几十万贯,西北最少20个军的兵力,单纯的军械上面的投入,最少也接近千万贯。

这是军方投入最大的地方,当这么几万的精锐部队投入到战斗之中,不代表他就会损失,只有彻底的消耗了之后,才会产生损失。

可是整个西北之战,消耗真的是微乎其微的。

拿下灵州的战争,就不说了,在辽国攻击西夏,西夏退守兴庆府的档口,宋军的攻击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也就是西平府这样的,稍稍激烈一点,可是那只是普通的城市,远没有兴庆府那么完备的防御体系,也就是死几十上百。

这个损失,在有些地方或许很大的损失,对于带甲数万的西北军而言,这是微不足道的损失,兴庆府城下,干脆就没损失,一个都没有。

没错,真的是一个没有,这么一场灭国之战,一场决定整个西部局势的战争,宋军的损失,几乎是零。

只有十几个弓手,因为用力过度而受伤,这个伤最多就是肌肉筋骨的扭挫伤,不存在什么伤口,更不存在什么感染的问题,只要正骨之后,歇一歇就好了。

没错,就是这么的神奇的,北宋的攻城,前面的几天,全部都是仰攻,说白了,装出一副攻城的样子,只是躲在远处用长弓攻击,换成普通的步弓,在这样的佯攻之中,都不会损失多少,长弓就更是如此,超过普通弓箭2倍以上的射程,西夏连毛都碰不到,当然也不会有损失了。

后面一次,就是用炸药,把城墙给炸掉了,这种攻击,也没事,只要不是点炸药的人,被炸死在洞中,一个人都不会死的,然后,在最有可能造成死伤的的攻城战之中,辽国强行的拉过去了,北宋的战功和缴获没有了,可是人也没死。

获得最大利益的两个战争,都没有较大的损失,真正损失的,其实就是跟铁鹞子的一战,4万宋军,在埋伏的时候,对付三万铁鹞子,虽然是全胜,可是铁鹞子作为西夏最为精锐的,哪怕是失去了士气,哪怕是被长弓不断的攻击,可是他们也不是真一点都不抵抗。

最后阻挡接近2万的铁鹞子逃走的时候,5000重骑兵,哪怕在各方面的防护都比铁鹞子更高,士气什么也很高涨,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下来,还是伤亡了了近500人,几乎占据了总数的一成,其中有100多人是直接死亡,救都救不回,剩下的400人之中,也有100多个陆续的死亡。

北宋在医学上面的发达,加上韩琦在赵信的提点下,把烈酒和干净的包扎引入战争之中,可是在骑兵作战之中,要么就是直接身死,要么就是重伤,哪怕防护严密,这种冲撞造成的硬伤,也不是简单为止的,最终,有100多人伤残,最终成功痊愈的,也不过是200人左右。

也就是说,整个战争之中,损失最多的,也就是最后的这500人,真正伤亡的,也只是300人左右。

一场几乎是灭国之战的战争,拿下了灵州,获得了众多资源,最终付出的是不到500人的死伤,这样的比例,别说是边境战争,就算是小规模的平叛,是损失这么多的。

保州兵变也是如此,保州兵变,有赵信的帮助,损失小了很多,可是平叛之后的,负责平叛的禁军,损失了差不多小两千,单纯抚恤这些人,就出了大大批血。

按照宋制的标准,对于伤亡者,首先要收拢遗骸,然后会建祠立庙,然后对于直系亲属进行优待,主要包括免除劳役,给予妻子或者未成年子女米粮,几乎按照本身的标准,同时,还会一次性的经济补偿,一般的兵丁,多在10贯到15贯之间。

这是最大的支出地方,也是每每胜利之后重点,以保州兵变,最终损失3000人左右的标准,单纯抚恤和犒赏,就高达15万贯,几乎比得上韩琦到西北拿走的一半了。

因为种种的方法,这笔钱实际上还不止这么多,关键是后续,有些甚至会持续10年20年,只不过,会分摊到整个财政上面,反倒不那么的多了。

西北一战,损失不大,牵扯的人员不多,最关键的是,这些损失大部分是禁军。

重骑兵是一种战略的兵种,哪怕韩琦有足够的资金和武器的支持,也不可能给安到番军身上,多是精锐的禁军,这些人的家属路途遥远,当信息传过去,然后给钱让他们过来,也就是好几个月过去了。

可以拖一拖,至于之前的几项,已经完成了,这一战是北宋胜利的,尸骸


状态提示:第三百九十九章 兑现奖励--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