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皇宋锦绣>第六百六十五章 克涿州
以无视弓石,直接平推,这就加剧了战场的变化。

从进入门洞,到安放炸药,再到炸药爆炸,差不多用去了大半个时辰的时间,可是从门洞出现,到基本上扫清了城池之中的辽军同样用去了大半个时辰,毫不客气的说,才一个半时辰,涿州已经攻陷了。

狄青很满意整个攻击的过程,不但拿下的快,伤亡也不多,主要的伤亡,是重骑进入到涿州,并且重步清扫城市的过程中,因为不可预见的东西太多了,造成了差不多50人左右的损伤,其中重伤的只有3个,大部分都是轻伤。

一个州,一个在辽国边境比较重要的一个州,就这么的被拿下了,不但速度快捷,最关键的是,封锁了消息。

因为长弓压制,还有炸药的使用,后续清扫城内,也最多用了3000多重步兵和1000的重骑,其他的差不多4000重骑,也被狄青应用起来,分布在周围,防止的辽军通风报信。

这样举措是非常有效的,辽将也算是机警的,他不但派出了四个信使,也派出了一些遮掩的,差不多几十个,可是面对着的强悍的重骑兵的,他们正面打不过,跑又跑不过,4000重骑,还有众多的其他兵力,把战场进行了分割,如果是在夜间,还有可能跑出去,白天,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涿州攻破,代表着一个开门红,狄青迅速的汇报给韩琦,同时稍作休整,接下来,是留下兵力进行防守,还是由后续接手,那要看韩琦的安排的。

此时的韩琦,依然是在三关之上,原来边境险峻关卡,此时此刻,成为了总指挥部,庞大的作战室之中,地图上面,显示了所有兵力的动向,实际上,一天的时间,真正取得战果的不多的,因为歼灭辽军的关系,这边动手的稍稍晚一点,大部分都在围困,准备动手而已,真正取得战果的,要等到一两天之后。

涿州的拿下,证明了狄青的战斗力,这个虽然是贾超昌推举上来的将军的,韩琦一直以来还是比较了解的,从最底层出现,作战勇猛。

换成之前,韩琦还在西北担任总管的时候,或许还会敲打一番,可是现在,韩琦所站立的高度,已经是北宋最顶尖的那一批了,一个小小的总管,无所谓了的,怎么打下去,立功再多,也绕不开他,再加上贾超昌还在背后,也没有给他使绊子。

稍稍寻思,韩琦下达军令,让狄青率领精锐,以最快的速度,围困的折津府,不要求以最短的时间攻克,可是时间上,却限制在一个月之内,并且在这么一个月之内,折津府的辽军,不能被放出来。

这样的要求,放在一两年之前,非常的苛刻,北宋的野战不如辽国,根本无力控制,同时,在折津府,还有几万,甚至是接近10万的大军,可是现在,北宋已经发出了改变,禁军的战斗力,在原有的基础上面,提升了很多很多,辽国不但没有提升,反而减弱。

此消彼长,这也是这一次北伐的根本,现在,北宋已经歼灭了边境的数万辽军,拿下了涿州,围困了最少7个州,可是辽国一点都不知道,不说正在追击种谔的辽兴宗,就算是近在咫尺的折津府,都不知道他的屏障涿州被攻克。

这就是骑马步兵的强大,在面对着攻击的时候,可以迅速的调动力量,并且短时间的跨越一定的区域,这是以前做不到的,按照之前,240里左右的距离,就算是行军,也最少需要8天的时间,如果天公不作美,半个月也不是不可能的。

可是现在,从战争到现在,3天的时间,已经拿下了120里外的涿州,现在,如果继续出发的话的,最多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兵临折津府的城下。

韩琦的命令还在路上,狄青或多或少可以推测出来,韩琦会下达什么的命令,肯定是围困折津府。

按照情报上面的显示,目前整个幽云的区域,还有辽军差不多5万多,其中可以称之为精锐的,只有3.5万,其中1.5万是在折津府,他们是整个辽国在南京最后的力量,还有2万则放在了云州。

就算是骑兵,云州跟幽州的漫长距离,也不可能短时间之中,调动到位,更别说云州还肩负着重建云州的作用。

那么在10天之内,甚至是半个月之内,能够有战斗力的,也就只有折津府的1.5万人。

之前,狄青组织的任何的战斗,都是认真的考虑这个问题,不给辽军报讯的机会,当然了这种限制,短时间可以,比如说,拖延个几天的时间,可是时间长了,就算是普通民众,没有马,也可以走到折津府去的,他又不是杀人狂,就算是涿州,也没有杀个血流成河,更别说是底下的乡镇了。

虽然一天的战斗略显激烈,可是真正动手的时间并不长,动用的人员不多,狄青经过了调整,把一部分人留下,如果真的韩琦命令他开拨,他可以携带3万多人,先离开,以两倍的人数,围住折津府应该不成问题,可是这样就断绝不了讯息了。

别说是3万多人,就算是把北伐在三关附近的全部兵力,都给动用起来的,20多万大军,把折津府团团围住,也未必能够隔绝消息。

涿州是涿州,那只是一个州郡,断绝几天,甚至半个月的联系,这没有什么,可是折津府,是辽国南京,不但是整个幽云的核心,也是辐射周围的重要所在,真的封锁了几天,周围都会知道出事了,除非把周围都给断绝,从幽州到山海关。

断绝联系,只是取胜的手段,而不是


状态提示:第六百六十五章 克涿州--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