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环球绿地大亨>第四三三章 留国宏
啡豆,一般都要送到生豆处理厂,不过在杨家雯的咖啡园,生豆处理也是属于果园内的工作。

有了初级加工,才能够确保他们的利润。

毕竟工业利润,比农业利润来得高,这也是保证他们的咖啡园能够持续存在到现在的原因。

在生豆处理厂内,要进行日晒、去壳、分级和包装入袋等处理程序,才能把果实制成生豆。

经过精制处理后的生豆,还要烘培然后销售。

若和种植蔬菜相比,咖啡树的施肥率较低,只要三个月施肥一次就可以了,目前杨家雯咖啡园所种植的咖啡树,对环境适应的能力比较强,对抵抗病虫害的抗性也比较好,在防除杂草,却是个头痛的问题。

在除草之外,施肥、修枝、剪叶,控制树势等,在马来西亚,这个工作是属于劳力密集型工作,与中南美洲比较粗放的形式是不同的。

但是相对起来,东南亚的咖啡品质,却要好上许多。

“我觉得从生产到销售,全部由自己掌控,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经营模式。

何况在我们的餐厅供应咖啡这样的东西,也是比较适当。

毕竟我们的餐馆并不是纯粹的中式餐馆。

下午茶时刻,供应咖啡应该是大家能够接受的。

要不然木头你干脆开始扩张咖啡馆。

毕竟你的餐馆生意太好,不太适合悠闲的喝咖啡。

在大员岛,大部分人喝咖啡的时候,除了享受美味之外,就是在享受一种悠闲的感觉。”

“很多人喝咖啡的时候不是都是熬夜工作的时候吗?怎么变成休闲的了?”

“只有悠闲的喝咖啡,才有心情去煮好的咖啡嘛!”

杨家雯觉得林木森的问题不好,在他的腰扭了一下。

林木森吃疼的,嘴角都翘了起来。

到了咖啡园,林木森没有先到住处休息,而是对杨家雯说:

“你的咖啡果园应该有专门负责的人,我算是他的新老板,让他出来见见我,顺便带我走一趟咖啡园,确定边界。

我也规划一下需要用多少物资,如果物资不够了,我得看看这附近有什么地方可以找到。”

“行,其实员工大部分是华人,负责人叫做留国宏。

我让他在园区大门接待。同时我让他让所有可以离开工作岗位的人都过来集合,见见未来的大老板。”

薪水的事情,杨家雯会和陆昊东商量决定,反而不关林木森的事。

虽然老板现在变成林木森,但是实际负责的人还是杨家雯。

跟所有人见面之后,林木森让所有人继续去做自己的工作,然后要求留国宏,带他到咖啡园四处看看。

进行一趟咖啡园巡礼。

虽然云林古坑就有种咖啡,但林木森一直没有去云林古坑看过咖啡园,由于大员岛每一个农人所拥有的土地都比较小,位在云林古坑咖啡园,也没有一座的大小,能够跟杨家雯这座咖啡园比较。

五千英亩的土地,换算成大员岛人熟悉的单位,林木森都不知道该怎么算。

在巡逻的时候,林木森就给所见的咖啡树施加灵气。

最终灵气的供应,还是要靠水源。

杨家雯咖啡园似乎有自动灌溉系统,这样一来,林木森只要掌握水源就可以。

林木森以前熟悉的数学单位,早就在用不到的时候还给数学老师了。

反正,具体的数字,他没有印象,但是他知道咖啡园有多大就可以了。

看来,杨家雯的咖啡园,真的不是小咖啡园,林木森走到后来特别累。

婆罗洲的气温不高,加上距离海洋又比较近,气温受到海洋的调节,所以一直维持在宜人的气温。

如果不要进行户外活动,那么就不会汗流浃背。

这一天,天色阴霾,没有烈日高照,更是让人觉得舒服。

走进咖啡园,除了屋前的广场之外,都是黄泥路。

黄色的泥土,代表雨量不是太多,土壤里含的铁质也比较少。

但是相对于棕色或黑色的土壤,黄色的土壤就显得贫瘠许多。

林木森回忆,左镇和梨山果园的土壤,原本似乎是黄土,但是这段时间以来,土壤的颜色似乎渐渐改变,改变的幅度比较小,但土壤的颜色却是渐渐变黑。

空间里的土壤,虽然不生杂草,没有一岁一枯荣的景象,但是土壤却是肥的,油腻的黑土,只不过站在上面,脚却不会陷下去。

坐在地上,屁股也不会沾染到泥巴。

看到林木森的眼神关注在土地上面,留国宏主动说道:

“最适合咖啡生长的土壤,是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最佳的土壤是火山灰质的肥沃土壤。

但是婆罗洲拥有火山灰土壤的并不多。

不过,以气温雨量来说,却比大员岛更适合种植,尤其是在开花期,更需要降雨的配合。”

由于不是咖啡树收成的季节,也刚经过一轮采收,新的咖啡果实,还没有成长出来,所以林木森没有看到绿色的果实,也没有看到黄色或红色的果实。

“如果是开花季,咖啡树就会像四月雪一样,非常的美丽。”

留国宏谈到咖啡的时候,语调里充满着情感。

但是林木森听到咖啡树的生长条件,就知道咖啡树不适合做水土保持,如果是种在半山坡上,那是对半山坡环境的一种破坏。

尤其是在结果时期,由于果树的养分需要非常的大,就不容许杂草来跟他争抢养分。

所以咖


状态提示:第四三三章 留国宏--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