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楚雄>第六十一章 大门
三吨,三对列车,每昼夜马拉火车可运九百吨货物。

运量很大,造价也不菲。哪怕是用七点二五公斤每米的铁轨,加上道钉等物,每公里也需要十六、七吨的钢材,价值超过一千金。就是不算土建、桥梁、沿途设施、车辆的费用,以楚国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修不了一百公里铁路,实在是太贵了。

即使转炉能出钢,钢价降到最理想的十钱每斤,十六吨钢材造价也要一百三十三金,价钱也是不菲。唯一能承受得起恐怕是只有铁皮木轨,可铁皮木轨也要用铁,每米一公斤,一公里耗铁两吨,核算下来不会少于四金。

玉尹去了就没有回来了,熊荆在外面想到铁木轨的造价可以承受之后,也就不再想那个坏掉的轴承如何如何,径直登堂入室去看楚国的地图。他想的是:以楚国现在的情况,要修铁路应该怎么修呢?

以军事和经济言之,必须将东北的鲁地、中间的宋地、以及靠近魏国的陈县、平舆、城阳连接起来。这里是楚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但因为汝水、颖水、濮水流向全是由北向南汇入淮河,所以商贩的路线一般是顺流而下,进入由西向东的淮河,再从淮河转到其他河流,然后逆水而上。这样走即使是顺流东下,行程也要超过半个月,由东向西逆行时间则更长。

如果将这些河流上游的城市全用铁路连起来,那么从最东北端的鲁地到最西端的城阳,日夜兼程,行程当在三日之内,如果只是白天赶路,也不过六七天。

而在军事上,这条铁路存在的意义是使楚国可以用最快速度动员全国的士卒。譬如对秦作战,从王命下达到军队集结,没有铁路最少要一个月,可如果存在铁路,动员时间不会超过十天。在秦军未完全集结时打他个措手不及,消灭一部分秦军主力,同时占据秦国境内一些重要的城邑和关隘,后续的战事就好打了。

比如,楚国三十多万军队趁秦军全力进攻赵国时,十日之内集结至城阳边境,而后以兵力优势迅速攻占丹水下游的丹(今河南浙川)和析(今河南西峡),以地利优势对抗数月后举国攻来的秦军,那秦国的南阳郡、南郡——楚国自垂沙之战失去的领土全都可以收复。

“子荆……”想到可利用铁路巨大运力所带来的动员优势收复故地的熊荆有些热血沸腾,不想有人在身后叫他,是鶡冠子。

“拜见老师。”熊荆赶忙行弟子礼。

“如何,子荆想复楚国故地?”鶡冠子还是一顶鶡羽帽,不修边幅。他看见熊荆的手指抚在丹、析二邑上,这二邑代表什么,他清楚的很。

楚国自立国始,素来重视北部防御,因而在今秦之南阳郡与韩国交界处修筑方城,后世方城县的县名由此而来。公元前302年的垂沙之战使楚国失去了整个方城。四年之后,公元前298年,楚怀王身死楚熊顷襄王即位,秦国因勒索落空而兴兵伐楚,拔析邑十六城。

南阳是个盆地,更是整个华夏军事地理上的旋转门。从这里,往北是中原、往东是两淮、往南是两湖,往西是关中。秦国拔析邑十六城,等于是打开了从西面进入南阳盆地的大门。二十多年后白起拔郢正是因为秦军可顺畅进入南阳盆地。熊荆手摸在析邑上,无非是想关住这扇大门,从容消灭南阳郡、南郡的零散秦军,收复故地。

:166小说阅读网

书友们,我是贰零肆柒,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状态提示:第六十一章 大门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