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南明鼎革>第110章 反扑
场之士,大军过处,那些乡绅组成的地方团练组织无不灰飞烟灭。

张文秀临时驻防遂宁县数日,听到左都督马元利战死义勇军攻占顺庆府城的消息之后,张献忠颇为恼怒。

重庆乃川东重镇,亦是四川境内仅次于cd的城市,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现在南明四川巡抚马乾、参将曾英正率部攻打重庆,左思右想之下,张献忠还是令张文秀率部驰援重庆的刘廷举。

而对顺庆府义勇军,则令安西将军张定国、前军都督白文选督率所部予以剿灭。

三月上旬张文秀率部赶到合州前线,重庆方向传来消息,明军马乾部、曾英部早已经夺下涪陵,其前锋进逼重庆。

自从弘光二年二月起兵以来(公元1645年),马乾、参将曾英率领川军残部与贵州援军组成联军,先是攻占黔江,涪陵,兵势正盛,大军一度进逼重庆府城。

眼看刘廷举部抵挡不住,重庆城朝夕将下,大西军都督张广才率领溃军杀到,前后夹击,如此才稍稍挫败攻城明军,稍稍稳定川东局势。

收兵回营之后,曾英心中那份恼恨可想而知的,派出斥候出去打听,居然听到义勇军短短半年时间在川北攻城略地,不但斩杀大西军左都督马元利,更是光复顺庆府、达州十余县。

大西军都督张广才就是为义勇军所逼迫退出广安州,走脱无路之际逃奔川东重镇重庆城,如此方稳住局势。

现在听到义勇军崛起于川北,正如参政刘鳞长所说那样,若两军夹击,如此大西军必败无疑。

得到这个情报之后,曾英派出使者前往遵义,拜见四省总督王应熊,禀明情况。

四省总转督王应熊本巴县人士(重庆府城),万历年间秀才,崇祯朝大学士,与首辅周延儒勾结把持朝政,后被人揭露其兄弟在地方为非作歹,如此方罢官回乡。

张献忠入川以来所向披靡,为了平息四川之乱,弘光帝朱由崧以王应熊曾为四川本地人,前朝内阁大学士,特委其为湖广川云贵四省总督,假节,专办川乱。

王应熊接获王命之后,奔赴遵义(明朝遵义府归四川行省)开设幕府,调动云贵大军剿灭张献忠之乱,如此历时数月,各路兵马进展颇为有限。

现在突然接到曾英信函,根本不敢相信,掂着书信嘲讽道:“这,这怎么可能?

曾英乃川中名将,这次纠集如此多的人马没有光复重庆就算了,居然编排出一个杨麟,这,这怎么可能呢?”

旁边参军,户部员外郎范文光一听,边找公文边说道:“大人,十天前总督衙门曾经接到这样书札,我等也曾经向总督大人报告顺庆府之事。

当时大人认为又是那个狂生编造出来的谎言,想趁着我们与川北道路阻隔,趁势索要官职,根本没有搭理他们.”

王应熊拍了拍脑袋,自嘲道:“哦,老夫想起来,是有这么回事。你看看,大概公事繁忙老糊涂了。

当时老夫这几天熬夜太多,居然难这样重要的事情就忘记了。

那份文扎颇为奇怪,不但盖了顺庆府官府印绶,还有人冒前任顺庆知府史谨宸、顺庆同知赵司炫与四川解元邹简臣之名。

难道,难道老夫真的错了吗?川北居然有如此豪杰,不但将土暴子从蓬州、达州驱走,而且还光复顺庆府?”

旁边御史钱邦芑想了想,说道:“大人,曾英信函中一再提起这个杨麟,下官也知道一二。

这个杨麟选贡出身,据说十五岁就被被前任巡抚陈士奇点的秀才,为乡里引为奇才,但其后科举不第只被选为选贡。

前几年就带领地方乡亲攻打土暴子,带头抗粮抗捐,最后为御史弹劾下狱,被判充军云南。

去年流寇入犯四钏,前任四钏巡抚陈士奇认为人才难得赦免其罪,緟庆被围之时风闻其也率部前来救援,在那之后道路阻塞没有消息。

想不到这个杨麟不但守住了蓬州,而且还保住了达州、顺庆府诸多地盘,如此看来这个人确实有点手段啊。”

王应熊拿着书函看了看,陷入一阵迷茫,良久说道:“我等都是科举出身,像这种年龄轻轻就中得秀才的多目空一切,观其之后种种表现,这个杨麟绝对是一个刺头。

大家看看,其年龄轻轻就带领乡亲打土暴子,就带领乡亲抗粮抗捐,看来其必不是易于之辈啊。”

钱邦芑看了看上首的王应熊,想起民间传言,在其担任东阁大学士之时其家人在巴县霸占良田,为祸乡里,现在看到杨麟抗粮抗捐大概心生恨意吧。

想了想,钱邦芑还是决定大局为重,决定忠言相告,劝道:“督师,现在天下大乱正是用人之际,临末陈士奇让杨麟官复原职,大概也是看重对方的才能啊。

大人,是义勇军现在真的光复顺庆府、达州大部,若是能够顺流而下,如此重庆方向大西军不难平定啊。

我等若是攻占重庆,如此川东、川北连成一气,再加上在川南的云贵大军,如此大势可成亦。”

众人一听,纷纷起立,表示恭喜。

王应熊摇头道:“这个杨麟虽然善于带兵打仗,但还是一个刺头。

大家想想,光复顺庆府之后,居然自任顺庆知府,将前任知府史谨宸、同知赵司炫摆在一边。

老夫料定这个杨麟必然是一匹烈马,不好降服啊。”

帐中众人一听,纷纷恳请前往顺庆府效命,毕竟大家一天到晚呆在幕府之中受到约束,远非到地方舒服。


状态提示:第110章 反扑--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