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242节 备战南京 2
入日军手中,同时又对南京防守部署不力,造成军事撤退混乱。国民政府对南京沦陷后如何安置市民、保护市民并没有详细计划,而市民们也十分缺乏自我保护和救助意识,这一点跟国民政府的宣传误导有很大关系,蒋介石口口声声说要死守南京,国民政府宣传部对此也进行大力宣传,但实际上,蒋介石知道南京是守不住的,他说要死守南京只是说给外国人和后方民众听的,但极大地误导了南京市民,让南京市民不清楚战事的真正情况,以为国军真的会死守乃至守住南京,所以没有太着急地离开南京。在战役爆发前,国民政府主要忙着政府机关的转移,对南京的善后工作以及民众的安全并不很关心、很用心,使得民众没有足够的面对南京沦陷后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唐生智在战败后如何指挥部队撤退这件事上严重地考虑不周,必须要负起不可推卸的责任(公正地说,上级蒋介石和下级中央军部队都对他造成很大干扰,他也没想到南京只守13天就沦陷了,所以也很措手不及,没时间制定出撤退计划。南京保卫战前,蒋介石估计南京能守两个月,唐生智也是差不多的想法,这就好像先前的塞克特防线,原以为可以守两个月,结果被松井石根用两天就突破了,自然使得国军无法应对如此大出意料的突发状况)。唐生智收缴全部的渡江船只等交通工具,但没有制定出严密而完善的撤退计划(有可能是来不及制定),使得国军在南京沦陷后不能形成有效抵抗和有序撤退,直接造成全军崩溃,撤退变成了兵败如山倒的败逃,并且,最为可恨的是,很多国军的师旅级军官在危难时刻抛弃部队独自逃跑,更使得混乱一发不可收拾。另外,蒋介石也有责任,他给唐生智多次发去含义模糊甚至是前后矛盾的指示,使得唐生智无所适从,最后在仓促匆忙中宣布撤退,并且他只是下达一个撤退命令,没有拿出撤退计划。至于日军,自然是无需多言的,国军仓促上阵,日军则是准备充分(虽然日军打南京是一种下克上的擅自行动,但日军军事机构完善,迅速就拿出整套作战计划),还有,国军在南京保卫战上并未打算把守城部队跟南京共存亡,而是想撤退的,所以是拼死战斗而非决死战斗。

第三,武器装备上的因素。保卫南京的国军在轻武器和弹药上还是比较充足的,因为南京有不少军械库、弹药库,南京的金陵兵工厂在战事爆发后还在努力开工,但在重武器上,国军跟日军的差距是非常悬殊的,飞机就直接不用说了,蒋介石虽然口口声声说要死守南京,但他已经做好放弃南京的准备,所以他把中国空军剩余的飞机都撤出了南京战场,用于保卫武汉、重庆等地(虽然也发生了南京空战,但规模不大,空军对地面国军的支援力度比较低),使得日军基本掌握了南京的制空权;最关键的武器差别就是火炮,特别是重炮。攻打南京的日军总共拥有700多门大口径和较大口径的火炮,另外还有超过2000门的步兵炮、速射炮、迫击炮、掷弹筒,同时还有300多辆坦克和装甲车,国军只有区区几十门火炮,所以日军的重火力是国军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日军几百门大炮的火力优势是具有压倒性的,并且日军还在此战中大量使用毒气弹。日军重炮群在日军攻城中发挥出重大作用,国军的碉堡、要塞、据点、火力点大部分都没有得到射杀日军步兵的机会,一开战就被日军用重炮群彻底摧毁了。

第四,城防工事的不足。国军在南京确实有着不少城防工事,但大部分都是粗制滥造、偷工减料的劣质产品,或是临阵磨枪、匆匆忙忙地临时修建的,并且大部分设计得很不合理,不注意隐藏掩蔽,不太注意斜射、侧射、纵深,大多数都修建在很醒目的山顶和山坡棱角处,射击口普遍做得很大,容易被摧毁,并且抗打击能力只能承受机枪、迫击炮、掷弹筒(注意,国军是以对付红军的经验来修建对付日军的工事的,红军缺乏重武器,所以用砖头水泥做的国军工事让红军没什么办法,但日军拥有重炮,混凝土工事都能炸成灰烬),导致南京城防工事基本上只能依靠现成的明城墙和城外的紫金山、雨花台这两个制高点,防御力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南京在天然地形上本就易攻难守,这是公论(这个结论相对而言是在冷兵器时期,若在热兵器时期,对南京城进行针对性的巩固和加强,南京城还是可以具有极大防御力的)。

最后,战斗结果。南京保卫战其实打得很激烈,并非后世国人印象中的一触即溃以及全面败逃,参战国军将士虽然有着太多的不利因素,但基本上还是尽力了,在十余天内累计毙伤日军1.2万余人,自身伤亡4万余人(不包括投降或被俘后遭到屠杀的数字),8位将军、41名上校中校为国捐躯,因此,原先历史上的南京保卫战其实是一场可歌可泣的悲壮战事。

蒋纬国已经基本上全面而彻底地改变了这一切。

首先,兵力上的对比。日军参战部队肯定还会很多,毕竟此时只是抗战初期,日军的实力还是十分雄厚的,调动五十万大军攻打南京都是做得到的,都在日本国力的承受范围内,至于具体调多少,这要看日本高层以及裕仁天皇的意思,蒋纬国不好说,国军方面,整整的十万军队,这个数字既不多也不少,正好,因为南京部队太多,反而会显得臃肿,国军此时不能把太


状态提示:第242节 备战南京 2--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