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一名隐士的前半生>第五百九十章 观察的角度
可能飞上蓝天;就如同人没有船只,便绝不可能渡越大海。没有出离心,解脱必成空想,成佛必将落空。当然,在证悟以后,成佛以后,你要放下这种希求是完全可以的。就好像抵达海岸之后,就可以舍弃渡船。但在这之前,证悟空性需要依靠出离心,超越轮回需要依靠出离心。

但看一看自己,我已经生起出离心了吗?我每天修的是出离心吗?

我现在真正发现,你们谁都没有修出离心,这样学佛真的是太可惜了。当然我反思过,这不怪你们,怪我们这种讲课传法的人。我们没有按照佛法的次第去讲授,每天只顾着灌顶,只知道扔宝瓶,不断要求你们做各种形式上的学佛,从来都没有真正引导过你们的实修。理所当然地,你们也就只会做这些表面文章,忙着今天去三亚的海边扔宝瓶,明天去某处的山林埋宝瓶;今天做火供,明天做荟供,后天做烟供。每天都在为这些热闹事而忙个不停。事实上,荟供,烟供,火供,这些究竟值不值得做?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却是有条件的。比如做荟供,这需要严格按照仪轨次第去修持,要求荟供者本身具备一定的修行境界。对于你们大部分人来说,现在最紧要的,是认真观修寿命无常、暇满难得、轮回痛苦、因果不虚。这四项加行必须要修好。完成这一步,之后做什么善法都会有完全不一样的加持和功德。

今天向大家提一个希望,希望你们,求你们,能够认真观修外四前行,好好修出离心,求你们每天至少拿出十五分钟,投入在这件事上。一天有24个小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晚上必须要保证八个小时的睡眠,白天必须要工作、吃饭等等,但用15分钟,20分钟的时间来修行,这应该不是困难的事。少花一点时间吹牛、玩手机、闲逛,完全就可以办到。

在实际观修时,外四前行中哪一个内容最触动你的心,最能打动你,就要坚持对这项内容做观修。

修行一定要有耐心,一定要坚持。你们现在并不是说完全不观修,但观了五天,半个月,最初的兴趣退下去之后,就再也不修了。因为体会不到变化,就认为这样的修行没有意义。修行不是吃快餐,不是去痛片,现在吃了下一分钟就能解决问题。

需要时常想一想我们死亡的时候能够依靠什么?可以花钱买到解脱,买到善趣吗?这个时候,唯一有用的,是自己在一生当中修心的功德和成果。坚持修心,这对于每一个人,都是极重要的事。

再说到大乘佛子入道之基,发菩提心,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当中也存在许多问题,自己应当做一番观察。

我们的发心,不是真正的广大无量,而是真正的空洞,虚弱无力。

我们早上刚起床时就会说,为度化一切众生发菩提心。这个发心,是真正的广大无量,还是真正的空洞无力?天下一切众生,对于我们而言,已经是一个广大到无以复加,无法缘取的概念。仅仅这样想一想,说一说,谁都可以办到,根本不是真正的发菩提心。就好像我可以想,明天早上我的头上要长出七八个角,这完全是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想法。

真正修菩提心,不需要一开始就这么广,先问问自己,能不能对身边的人发菩提心?尤其是和自己地位、家庭、学历等等条件都比较接近的同事、同学,对于他们,你能真正发起菩提心吗?对于一般人而言,不会跟远远超越自己的人做比较,比如生意人不会嫉妒李嘉诚,但我们往往会跟自己身边的人竞争。或许表面上不动声色,但我们会在暗地里绷着那根弦,一直关注着某个老乡,或者同学的状况,要和他们一比高下。

这时要观察自己,当他们的事业等取得成功,得到了你所求不得的安乐,胜过了自己,你是为他们开心,还是心里产生了那么一点酸酸的不舒服的感觉?当他们遭遇不顺,你是因为事不关己而觉得无所谓,还是真正为他们伤心担忧。与其总是宣称要为一切众生发心,不如切实地先用这个问题放到心上观照一下。当你真的开始被身边人的苦乐所牵动,你的慈悲心、菩提心已经算是有一点着落了。如果对身边的人都是漠不关心,一来就是要度化天下一切众生,这是根本就没有希望的事。

第二个观察,你对众生是否有过担心?如同是母亲担心孩子,他会不会着凉了,会不会饿了,会不会病了,病了会不会难受,有没有吃药,有没有好好照顾自己……母亲对孩子的担心,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持久坚定,她不会转身就忘掉孩子的冷暖苦乐;也不是虚伪造作,而是发自肺腑,真心诚意,她会为了孩子得到更多安乐而去实践努力,一定要把孩子送到安全快乐的地方。真实的菩提心,就是从我们对于众生的这份关切,这份担心中修来。

反之,如果我们对众生从来都没有过担心,说已经生起了菩提心,那就是在自欺欺人。即便已经受了菩萨戒,那也只是徒有虚名,不可能得到菩萨戒体。

所以,虽然菩提心本身的确是缘于一切众生而发心,但它也一定是切实可行的。我们总是认为自己在发菩提心,但如果缺少上述的观察,菩提心所缘广大无量的特质,很可能就会被自我虚饰成为一种空洞,根本无法被落实的“广大”。菩提心的广大,是许多个“微小”善心的累积和升华;菩提心的无量,是落实在每一个鲜活个体身上的,那份真切担心的不断


状态提示:第五百九十章 观察的角度--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